自贸区:互利共赢的时代华章
“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终于如期建成。广西的对外开放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5年来,通过实施中国-东盟达成的早期收获计划等一系列相关协议,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和相互投资有了大幅度增长。2005至2009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3倍,东盟在广西的实际投资额增长了4.38倍,广西在东盟的协议投资额增长了26倍。可以说,过去5年来的自贸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和投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自贸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对接东盟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几年来,广西陆续开通了通往东盟各国重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南宁至新加坡公路通道已基本全线贯通,广西已建成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同时获批到越南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24条,其中10条已开通。2010年1月1日,南宁-河内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通。广西与东盟各国港口和海上运输合作也得到深入推进。
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同样有力地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各国在旅游、文化、科教、环保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十二五”:任重道远的腾飞之路
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广西将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努力构建“两翼”对接、“四沿”并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务院关于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广西制定“十二五”相关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指出,临海又沿边,是广西最显著的地理特点,也是广西最大的优势。因此,临海开放和沿边开放是广西对外开放的两翼,着力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基本点要与建立桂西沿边开放经济带的新方针相结合,加强边境地区交通、能源、信息、水利、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沿海与沿边“两翼”紧密对接,以应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和发展。
同时,由于开放型经济体系是科学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广西要全方位扩大开放,还必须构建以面向东盟为主、全方位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构筑通边达海、出境顺畅的立体性综合交通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外向型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的产业基地,最终构建以面向东盟为主、全方位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力争在“十二五”时期,打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交通、产业、物流基础,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雏形。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