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林涌泉 实习生 岳汉
“十一五”时期,是广西对外开放大步向前的5年。在这5年之中,通过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和举措,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版图上,八桂大地从一个“前景广阔”的“潜力股”迅速成长为一个“占据主导”的“主力军”。
博览会:功不可没的合作平台
回顾过去的5年,广西之所以能在国家战略布局当中“成功上位”,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赢得如此丰厚的外部资源,之所以能够与相邻的东盟国家实现比较紧密的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催化剂”与“助推器”,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成功举办。
在“十一五”期间,广西在对外开放合作领域先后提出“一轴两翼”与“南新走廊”两个令世人瞩目的关键词。在此宏观思路的指引下,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视野和层次得到了明显提升。自博览会成功举办以来,自治区历届党政主要领导与东盟政要之间的互访日趋常态化,频繁的交流不仅增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在扩大双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方面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促进作用。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让东盟各国看到了广西的实力与诚意。在博览会的推动下,广西进一步融入了中国-东盟区域或次区域合作的大格局之中,一跃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一个信息交流中心。更重要的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了国家批准实施,标志着国家对广西的信任与期待。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地区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由此,广西得到了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更大优势,从而实现了对外开放和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据统计,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的2003年,广西进出口总值为31.9亿美元,其中与东盟的贸易额仅为7.39亿美元。而到了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最高峰时期,但当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依旧达到了142.06亿美元的新高,对东盟国家仅是出口一项便有36.17亿美元之巨。由此可见,“两会”的成功举办,给广西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新机遇。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