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溶江"首创"创出"幸福果" 果园里摸索出国家专利

“全市三分之二的葡萄在兴安,兴安三分之二的葡萄在溶江。掌握种植核心技术、拥有核心销售队伍,处于长江以南葡萄种植核心区域的溶江无愧于‘南方吐鲁番’的美名。”该镇镇长丁贵明自豪地说。

“发展葡萄产业,我们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要提供好各种服务。”该镇党委书记罗颖说,溶江的党员干部以服务葡萄产业发展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种植能手带头示范推广科技,将葡萄标准化栽培、生态有机栽培、葡萄疏花疏穗疏果等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党员中的经济能人牵头成立经济合作社,确保葡萄销售渠道的畅通。每到葡萄成熟前,该镇就组织农业组相关人员,去全国各地考察市场,帮助葡萄种植大户开拓市场。他们还帮助农民注册商标,引导葡萄进超市,鼓励参与东盟博览会展销,开拓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近年来,溶江的葡萄市场收购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6元以上,农民增产又增收。

“溶江农民人均拥有葡萄种植面积一亩,人均拥有葡萄一吨半,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区第一当之无愧!”罗颖称葡萄为溶江农民的幸福果。今年葡萄种植面积近6万亩,葡萄总产量6万吨,成了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该镇干部表示,仅葡萄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就达5000元,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7000元大关。

“葡萄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溶江镇党委政府与农民一起探索:大力推广“葡萄上山”,挖掘种植空间;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商品农业、精品农业、礼品农业”,向质量要效益;试验葡萄酒酿造、干制葡萄等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尝尝我家的二熟葡萄,很甜的!”司门村委的邓启荣,今年种植的10亩葡萄,收入超过10万元,最后一批二熟葡萄舍不得卖,留在树上接待客人用。

是的,很甜。空气中似乎也氤氲着一股葡萄的甜味,沁人心脾。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