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兴业县信访局长杨安理:把信访群众当作父老乡亲

“把信访群众当作父老乡亲,就能把工作做好”

“干信访就得换位思考,把信访群众当作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兄弟姐妹的事来处理,就能把工作做好”。这句话体现了他对群众的那份挚真挚爱的感情,体现了他那份“换位思考”的责任感。工作中,他对每一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做到认真听,及时详细记录清楚,然后根据信访法规的有关规定,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或要求过高的,则说明清楚,对无理取闹的,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述之以法的办法做好解释疏导教育工作;该由哪个部门处理的,则引导其到该部门反映处理;对重要、重大的信访事项和突发性事件及时向县领导请示汇报,再按县领导指示处理,积极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对残疾的、有困难的特殊上访者,在做好热情接待工作的基础上,还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满意而归。

2006年3月的一天,一个60多岁的男子走进杨安理的办公室,话还未说上几句,就已泣不成声。杨安理一边让座,一边递上茶水,好言安慰,请他慢慢讲清缘由。原来,这个上访者是石南镇南乡村人,名叫李传发,1969年3月退伍后,安排在玉林地区玉林市自行车四厂工作。1982年5月,因有事请假回家,回厂时超了两天假,厂里以其超假为由,不予安排工作,不办理任何手续,就叫其回家,直到现在,厂里都不闻不问。李传发现已60多岁,年老体弱,生活困难,他要求厂里为其办理退休手续,让其安度晚年。按有关规定,李传发反映的问题应由玉林市玉州区处理,但杨安理还是热情接待,将群众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决心协调处理李传发所反映的问题。他积极与本县和玉州区的有关部门协调,为解决李传发的问题四处奔波。通过他的努力,由兴业县民政局为其解决了城镇低保问题,每月给其发低保金。李传发对此深受感动,专门制作了一面题为“为民办事的好公务员”的锦旗,送到县信访办向杨安理表示感谢。

2009年10月6日,山心镇六坡村民黎治仁为了山地纠纷到玉林市人民政府上访,反映山心镇人民政府在处理山心镇六坡村24队果山有关纠纷问题时,于1987年4月26日作出的《关于山心镇六坡村24队果山有关土地权属的决定》(下称《决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后来,山心镇人民政府又曾作出过两次与上述《决定》内容相反的处理决定,但当对方当事人诉至法院均被法院以违反程序等为由撤销。之后,黎姓群众数次要求山心镇人民政府撤销该《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山心镇人民政府一直未撤销该《决定》。杨安理深入山心镇六坡村做调查工作后,觉得正是这个《决定》成了群众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拦路虎”。他感到这件事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关系到政府是否真正做到有错必纠、依法行政的大事。为了及早消除负面影响,杨安理与县法制办的领导一起做山心镇党政领导的思想工作,指出黎治仁等人与覃子礼等人的纠纷是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山心镇人民政府把承包纠纷作为权属纠纷处理是违法的,所作出的《决定》是违法行政行为。在杨安理等同志的积极协调下,山心镇人民政府在2009年10月10日依法撤销《决定》,从而使黎治仁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山心镇的群众都称赞道:“有这样的干部真是咱老百姓的福气啊!”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