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保育院是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肩负着幼儿教育重任,单位职工宿舍区与教学区只用通透栏杆相隔,成人的言行举止,邻里和睦、诚信友爱、保护环境等,对辨别能力差而模仿能力强的幼儿有着巨大的教育影响。为此,加强保育院职工宿舍区 和谐邻里建设势在必行。在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及其家属共同努力,他们做到了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和睦相处、以礼相待。
一、邻里和睦是保家平安的屏障
好邻居是朝朝暮暮清风送爽,开门是和谐,关门是温馨,邻里和睦像是一卷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幅,展现的是新时期的新风貌,也很像是一道天然屏障,使得邪恶苗头无隙可乘,为保一方平安提供了强有力的免疫肌体。
市保育院在市中山公园内,每天有大量闲杂人员来往、聚集于公园中,在这样复杂的周边环境,一些不法分子会寻找一切机会趁虚而入。为确保家园安全,该院的职工、家属团结一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范工作,即强化人防工程,开展群防群治。首先是严格门卫盘问、登记和准入制度,严禁陌生人、形迹可疑的人进入保育院。其次是健全楼幢长和单元居民组长,建立电话联系网络,增强基层基础依靠力量,使之形成四邻联防、楼幢互防的严密格局。再次是利用每年的中秋聚会集体赏月时机召开邻里例会,共商“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共创温馨职工宿舍楼”的相关事宜。有一年元旦前夕,市保育院的全体幼儿举行迎新运动会活动,前来参观的幼儿家长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教学区热闹非凡,但职工宿舍区却清静无比。当时就有一名男青年串上职工宿舍西单元,并在5楼住户门前徘徊,这一幕被居住6楼年过七旬的许阿婆看在眼里,她主动下楼询问:“你找谁?有什么事?”旋时,男青年从腰间取出一把刀对阿婆吆喝:“不许乱说,我马上走!”不法分子作案不成便飞快跑下楼逃走了。七旬阿婆赶跑小偷、保住邻居财产安全一事,让保育院的全体职工和家属意识:邻里和谐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和谐的邻里关系避免或减少一些刑事案件发生。
此外,大家还深深体会到:在一个邻里关系良好的环境里,大家互谅互让,和和气气,即使个别人之间有一些误解或矛盾,也很容易解决、化解;并且能做到社会治安群防群治,较大程度地防止或者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居乐业的生活目的。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