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财力保障。首先挤出资金,解决县林改办打证室和材料审核室装修以及添置办公设备费用。其次合理安排资金,根据工作进度适时给各乡镇和外援单位下拨林改工作经费。再就是对加班值班打证人员给予必要补贴。
强化制度保障。除普遍推行值班加班外,他们还实行倒计时工作制。县林改办制定出每个乡镇每天每个工作项目所需完成的工作量和内容,当天进行统计并公布上网;对未完成预定工作任务的乡镇加强督促,直至赶上预定进度。
开展突击性工作。去年11月26日,从县林业局和林改进度快的乡镇抽调22名技术员,到林改工作进度最慢的浪平乡突击工作,让全县林改平衡发展。
强化督促督查。继去年11月18日召开林改工作后,又于去年12月3日至6日,组织四个组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新一轮巡视督查活动。巡视督查内容包括确权发证、林权登记、改革程序、林权档案、纠纷调处、资金管理使用、组织领导、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快进度,提高质量。
当前,田林县在抓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同时,全面推进配套改革工作,将重点抓好林业产权管理、采伐管理、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下经济发展、林业产业发展等六个方面的配套改革。
短评
“踏石抓铁”真落实
《踏石须留印 抓铁必有痕》——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今年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文章(见2010年7月10日《广西日报》头版),文章特别对“落实”的内涵做出深刻阐述:“落实,就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思路变成决策、把决策变成措施、把措施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成果。”
田林林改,从“大又难”变成“快又实”,生动地给什么叫“落实”、怎样去“落实”,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典型和注脚。
田林干得这样出色,体现的正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和务实作风,实现的正是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盯着一级办,从而产生级级抓落实的结果。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句话,“移植”到林改工作中,真是要人上山,脚“踏石”,手“抓铁”,眼测地,最终还要发下“铁证”,来不得半点“空、虚、假”。田林林改,不仅展现了“敢抓”的意识、“真抓”的作风,还表现出“会抓”的本领。
无论“踏石”,还是“抓铁”,实质上都是“碰硬”。“碰硬”,就要有那么一股冲劲,不为困难吓倒,不为挫折屈服,克难攻坚,勇往直前;要有那么一股狠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有那么一股韧劲,凡认准了的事,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地抓到底。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