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代表和委员谈民生:财政收入增加 群众收入要跟上

  广西新闻网记者 雷小琴 关海芳

  17日,参加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关注民生发展,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陈继勇——必须增加群众的收入

  南丹县去年全县的财政收入突破了8亿元,人均财政收入排在了全区的前列。财政收入增长了,但群众收入增长速度却没有完全跟上,用老百生的话来说就是:“只长骨头不长肉。”

  “要又长骨头又长肉,就必须增加群众的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人大代表陈继勇说。“除了工业反哺农业外,还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送技术技能下乡,让农民掌握好一两门技术,可让农民在家致富,或是出外打工。”

  李何——要敢于打破陈规

  去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人大代表李何说:“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是把试范区建好了,广西旅游将上新台阶。”

  他认为,做好试验区,必须敢于打破一些陈规,突破一些瓶颈。试验区做成了,旅游发展了,百姓的收入也就增加了。

  项延满——希望加大力度扶持民营企业

  政协委员项延满希望政府在未来的5年能加大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的机遇很大,一些领域开始对私营的企业放开,但民营企业的压力也很大,北京、上海等地在春节过后将提高居民的最低收入工资标准,说明企业的用人成本在往上涨。希望政府能在金融业方面进行扶持,比如放宽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限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等。民营企业发展好了,企业员工的钱包才会更鼓。

  高枫——让孩子能享受学前优质资源

  为了孩子,家长是舍得花钱的,但居高不下的入园费却让不少家长吃不消。人大代表高枫说,对于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去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提出一些意见。今后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模式,让孩子能享受学前优质资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