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甘宁
年轻群体租房难、打工者薪水几年不涨、农民想小本创业贷不到款……在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众多委员把目光放到“草根”阶层的各种难处,积极反映民情,体察民忧,提出了许多惠及民生的建议。
据悉,大会期间,委员共提交大会发言材料63篇,提交提案603件、立案593件,还通过参加网上议政、接受专访等建言献策,体现了致力发展、关注民生的高度责任感。
“单身宿舍”何时重现
在高房价背景下,“买不到房只能先租房”成了大部分青年在城市打拼的必由之路。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有廉租保障房政策相对应,年轻人租房难问题又如何解决?委员武绍会提出相关提案,呼吁单身宿舍回归单位,城市应发展针对单身年轻人群体的公共租赁住房。
武绍会指出,随着广西经济发展和外来企业增多,学校毕业生和外来人口逐渐成为各城市租房市场的主力军。房租随房价水涨船高,使年轻人要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负担高额房租,同时担负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艰难的生活压力,不利于就业和创业。而过去很多单位能够给年轻职工提供单身宿舍,现在这种福利越来越少,不利于人才的安定。
在记者调查中,不少年轻受访者深有同感,由于城市用地寸土寸金,许多单位都把过去的单身宿舍改造成更有价值的物业,廉租单身楼成为越来越稀少的福利。在南宁市园湖路某事业单位供职的李先生说,他2003年参加工作时,单位给他们这些年轻职工提供了月租不到100元的单身宿舍。但2004年,单位收回了单身宿舍楼改造为办公用房。这些年轻职工只好到外面市场上租房,同样的一个单间配套就要六七百元月租,让刚参加工作只有千元月薪的李先生生活一度变得窘迫。在金湖广场某公司上班的小黄也自嘲为南宁“蚁族”:他2009年参加工作,租不起公司周边的房,只好与人合租在长堽村的自建房,一个小房间每月300元租金,与人共用厨房和厕所。
针对这一现象,武绍会委员在提案中建议,自治区政府可出台政策,鼓励广西各城市筹措资金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把年轻人作为公共租赁住房的主要服务对象。这种青年公寓以15~50平方米的一居室住房为主,以低于市场的租金,租赁给毕业生、单身务工者居住。可以实行公寓式管理,比如从学校毕业后超过5年的就不能再租住青年公寓,以确保青年公寓的流转使用。租客在申请其它保障性住房或直接购买商品房后,要退出其租住的青年公寓。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