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树形象,全面构建交通和谐新面貌
(一)关注群众热点、难点,切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该局把和谐交通建设作为便民利民的基础工程,努力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一是近几年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修建了高田至黄丽窝、北铁路经塘仔至青山头等7条共54.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改造了南康至石头埠、南康至店塘国防公路;重建了火禄桥、南康江桥等4座桥梁;修建了营盘、兴港2个乡村客运站;建设了一批便民候车亭,等等;二是在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议案)过程中,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与代表(委员)召开座谈会,交心谈心,对近期内能办理的尽快办理,不能近期内完成的,纳入工作计划,同时向代表(委员)解释清楚,争取理解和支持;三是积极服务好铁路支线、玉铁高速路、营闸路A段、C段公路等重大项目以及政府各项中心建设工作。
(二)交通运输各项指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完成客运量124.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556万人公里,货运量136万吨,货运周转量18050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2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7%,25%,38%,18%。
(三)交通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提高。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交通的坚实基础。一是夯实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工作基础,通过开展法制知识和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宣传交通法律法规,营造了浓厚的普法、依法治理氛围,增强依法行政、正确执法意识;二是把依法治交与全系统文明创建、行风评议、等活动有机结合,全面推行执法服务制和文明用语工程,规范执法行为,改善执法形象,把文明执法建设活动作为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的重要载体;三是强化监督,建立了交通执法责任制、公示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执法质量考评制和执法人员资格年审制实现了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到岗、权责一致、相互制约的工作体系。同时,他们聘请了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交通系统作风建设监督员,经常听取他们对交通执法工作意见和建议,并主动地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四)落实科学发展,交通服务水平和惠民政策效果明显提高。我局“服务企业年”、“党组织服务年”、“五个一结对帮扶”等活动扎实推进,累计为基层和企业解决经营难题5个,协助2家企业解决融资150万元,为结对帮扶点和基层群众解决交通难题、帮扶生产生活8起,修建了15公里村级道路,实现了化解难题,推进工作,惠民利民的目标,充分展现了我区交通新形象、新作风的风貌。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