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定权 地生钱
春雨绵绵,绿染一山的桉树让浦北县农民韦世寿心情格外舒畅。“我种桉树都已经快7年了!直到去年林改后,我才开始放心种树。”
早在2003年,韦世寿就在自家的荒山里种了150多亩桉树。可种了四五年,韦世寿都没怎么关心过这片桉树林。 “那时大家都认为山是集体的,谁也说不好树种出来归谁。”韦世寿说,由于没给桉树上肥,6年下来,每亩树林仅出材3吨。
2009年7月浦北县实施林改后,山定权了,树定根了,人也定了心。韦世寿将长势不好的桉树全部砍去,开始选种好的桉树种苗,每株桉树用上半公斤专用肥,用心管理。为了扩大种植规模,他还承包了邻近村民的50亩林地。
桉树生长快,种植成本低,4年即可采伐出材。每亩桉树4年总投入700至800元,可收入2000元,净赚1200元。这样一来,韦世寿的200多亩桉树4年下来可获利24万元。
但韦世寿并没有等着在家里收这笔钱,他还在自家林地开展了多种林下经营。2009年,他在林地里养了39头黄牛,用桉树林下长势喜人的嫩草喂牛,一年获利1.6万元。不久,他又在林下养了2000多只泰国斗鸡,一年下来纯收入3.6万元。“我准备今年再养一批斗鸡。”韦世寿满怀信心地说道。
自林改启动以来,浦北县农民种植桉树、发展林下产业的热情高涨。全县农民在自己的桉树林里,结合自身实际养鸡、养牛、养羊。“有了证,农民就能安心地在自家山上投钱投力、放心经营了。”浦北县林业局负责人说。
广西自2009年正式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已累计完成外业勘界1207万公顷,占总任务的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累计发证1007万公顷,占总任务的7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林改起步较晚的广西,被国家林业局称为“后起之秀”,成为全国林改的一面旗帜。
“广西是典型的山区省区,广大农民致富的希望在山、出路在山。发展林下经济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且操作简便,群众易于接受。”自治区林业厅负责人介绍说。
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改中,广西林下经济明显提速,对千百万林农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仅2009年,广西就有超过30万返乡农民工通过发展林业实现再就业,光林下产业一项,就为林改试点地区农民带来人均收入超过160元。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