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水的悲欢

  天地无情人有情。上级党委、政府极为重视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把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当作扶贫攻坚一项重要的事来抓。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不久,被旱魔折腾得筋疲力尽的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领导刚刚缓过一口气,便被当时的县委书记兼县长蓝炯标召集来开会。蓝书记激动地说:“大化人吃尽了缺水的苦头,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全县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苦战几年,坚决解决饮水难问题!”一声号令,饥渴焦灼的人们为之振奋,“大打一场水仗,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运动迅速在大化瑶山中铺开,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1990年,全县完成了水池建设任务2.16万立方米,修建水池507处,累计解决2.9万人以及8.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初战告捷,全县干部群众干劲更足了,办水的捷报年年传出。

  时光进入1997年,河池地区(现为市)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已嘹亮吹起,桂西北各民族大打一场兴修水利,解决人畜饮水战争全面展开。时任大化县委书记、县长与地委、行署签完兴建1.8万个家庭水柜责任状后,回到家立即召集县四家班子领导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全县兴建家庭水柜工作,成立指挥部,把全县分为三大战区,县四家班子领导分片负责;县、乡、村干部3000多人立即奔赴家庭水柜建设第一线,县各部委办局行社纷纷行动起来,“喝水革命”这一深得民心的工程,在大化搞得热火朝天!到县庆10周年前,全县完成2.2万个家庭水柜建设施工。从此,大化19万余人严重缺水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