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三、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途径

  第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首先,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做好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核心,特别是社区党工委书记、居委会(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更是搞好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头雁”。其次,要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主体与基础力量。在加强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群众组织具有代表不同团体、广泛联系各界的优势,社会组织则具有反映群众呼声、规范群体行为、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他们都是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桥梁,应该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基层自治作用。再次,要发挥基层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基层社会工作者活跃在社区一线,贴近和服务群众,对基层情况和群众需求最了解,是党和政府的好帮手。要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社会工作者队伍,提升他们的社会服务水平。

  第二,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功能。当前,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人力、物力、财力匮乏,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公共服务延伸至社区;加快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成立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提高社区福利补助标准,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

  第三,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方法,推广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原则,将管辖地域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对每一网格实施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而组团式服务,就是根据网格划分,整合辖区公共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团队,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实行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对辖区居民管理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有效避免管理服务的“真空”;整合辖区的公共资源,方便了辖区居民;规范管理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当然,要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还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构建长效机制,将治本与治标相结合。

  (执笔人:程林辉)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