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日栋
●管理模式:注重从政府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
社会转型呼唤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迫切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深入推进。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好各种社会问题,减低社会运行风险,实现社会有效治理,要求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政府包揽一切的模式管理社会,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从强调政府管理向注重公共治理转变。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把政府不该管、不应管和管不好的管理职能从政府中剥离出来,不再充当社会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全职监管者,通过释放、转移和下放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给各类社会组织,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和内在活力,增强社会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在社会治理中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起政府、公民、市场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公共管理机制,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从政府主导一切的单中心模式向公共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转变,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
●管理方式:注重从管制向强化服务转变
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本位思维,使得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习惯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对社会进行刚性管制。社会管理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其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就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群众观、“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服务观,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按照群众意愿依法妥善处理好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切实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社会管理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过程。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