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推进改革扩大民主 广西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结束

更加注重突出基层、推动发展

96.2%乡镇书记具有基层经历 98.5%班子成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各级党委严格把握乡镇党委书记人选的标准和条件,注重选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善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干部。在全区新一届乡镇党委书记中,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任职经历的共1083人,占96.2%。在新进乡镇党委干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共有944人,占新进乡镇党委总人数的30.8%,为乡镇补充了一批熟悉基层、了解民情、善做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

针对乡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实际需要,在新班子选配中,各级党委既注意选拔熟悉党务、纪检、政法和意识形态等工作的干部,又注意充实熟悉经济、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干部,知识专业结构更趋多元和科学。在新一届乡镇党委书记中,管理学专业488人,占43.3%;法学专业286人,占25.4%;经济学专业113人,占10%,文学、农学、工学、教育学等专业也占一定比例。新一届乡镇党委委员中,管理学专业3624人,占35.9%;法学专业2430人,占24.1%;经济学专业870人,占8.6%;文学专业916人,占9.1%;农学、工学、理学和教育学专业均在400-600人左右,较好地适应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需要。

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在新一届乡镇党委书记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058人,占94%,比上届提高4个百分点,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240人,占21.3%,全区还有3名博士、22名硕士乡镇党委书记。在新一届乡镇党委委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共9941人,占98.5%,比上届提高了1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学历的共7007人,占69.4%,其中硕士73人,高层次学历比重逐步提高。

更加注重广泛调动积极性、不搞一刀切

“70后”班子成员占总数的72% 班子中保留近两成“50、60后”骨干

这次乡镇换届,各级党委既着眼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着眼于推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班子成员中保留了一部分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老中青结合的梯次配备结构。

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中,30岁以下的乡镇党委书记共有18人,占1.6%,班子成员共1114人,占11%;31-35岁的乡镇党委书记269人,占23.9%,班子成员4202人,占41.6%;36-40岁的乡镇党委书记共有503人,占44.7%,班子成员共有3113人,占30.8%;41-45岁的乡镇党委书记共有299人,占26.5%,班子成员共有1334人,占13.2%;46-50岁的乡镇党委书记共有37人,占3.3%,班子成员共有326人,占3.2%。班子成员中还保留了7名51岁以上的工作骨干。从年龄看,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形成了以“70后”为主体,“50后”、“60后”、“80后”各有一定数量的结构,有效避免了“一刀切”现象。

同时,此次换届还注重激发各类干部的积极性。在新班子中,配备了125名女乡镇党委书记,共有女干部1609名,占党委委员总数的15.9%,比上届增加111名;配备552名少数民族乡镇党委书记,共有少数民族干部5176名,占总数的51.3%,高于我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37.18%的比例。从有利于促进和谐稳定考虑,各地在大力推进乡镇领导干部交流任职的同时,注意使本地干部占有一定比例。新班子中,本次交流任职干部4201人,占41.6%;上届交流但本届留任的干部3002人,占29.7%;本地干部人数为2893人,占28.7%。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