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龙州面向东盟构建中越产业基地:跨国合作"两头甜"

跨国合作区让中越“两头甜”

龙州是产糖大县,为了做强“蔗-糖-浆-纸-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该县在巩固本地甘蔗原料基地的基础上,与越南合作种蔗,提高原料总产,扩大原料来源,壮大糖业“第一车间”。2007年,龙州蔗糖产业实行跨国经济合作新尝试,率先把甘蔗种到越南的土地上,成为中越合作的一大亮点。同时,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如生物有机肥、不锈钢、高级生活用纸等产品,也辐射到越南市场。

武德乡科甲村边民谭海强是龙州跨国合作种植甘蔗的最初尝试者,也是首批受益者。目前他的“跨国甘蔗”已由2007年的5100多亩扩种到今年的1万多亩,还种植了香蕉、木薯、速生桉林等。9月23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还计划投资木薯、木材加工,“搞产业,通过加工增值,更赚钱!”

今年以来,龙州全面推进跨国农业合作,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中国-东盟(龙州)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在越南种植甘蔗1.8万亩、乌龙茶2000亩、麻风树3000亩,全面打造跨国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并与相邻的越南4县签订了跨国农业合作示范框架协议。 

矿产品在龙州进口商品中占据重要位置。该县利用本地以及越南北部丰富的锰、铁等矿产资源,加快冶炼工业建设步伐,打造中国-东盟重要的矿产品进出口基地。今年年初,由广西有色天元冶金有限公司再投资19亿元引进的矿产品系列加工项目竣工投产,项目对龙州境内外丰富的铁锰资源进行整合、开发,通过推进中低碳锰、镍锰铁合金、不锈钢等项目,形成冶金锰铁系列深加工产业群。

当前,龙州正积极做好中越水口-驮隆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和申报工作,积极向国家申请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优惠政策,逐步建成以能源、原材料、特色农产品、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为主的国际物流集散中心。

“我们要抓住多种机遇叠加的大好时机,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边境口岸经济打造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极。”龙州县长赵丽表示。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