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崇高速公路最长桥——扫火山大桥。
广西新闻网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黄剑 黄共进
四方山,上思北面最高的山,横亘于上思与扶绥交界处。必经此地的钦崇高速只能穿腹而过。
钦崇高速全长129公里,总投资64亿元。分离式的四方山隧道左洞长3405米、右洞长3390米,是钦崇高速最长隧道,也是我区在建和已投入运营高速公路中第三长的隧道。
9月22日午时,烈日高照。在四方山隧道口,记者看到一辆辆运泥车,正源源不断地从隧道内往外运送泥土,入口处的风机高速运转,向隧道内输送新鲜空气。未入隧道已感受到紧张的施工气氛。右隧道内,粉尘弥漫,在密集的照明灯的照耀下能见度也不高,空气夹杂着呛人的硝烟气味,机器的轰鸣声直灌耳膜。隧道深处,巨大的脚手架上,三三两两头顶安全帽、面戴口罩、身着工作服、脚穿水鞋的工人正用钻机打钻。
“从三级支护开挖变为四级防护开挖后,每天只能掘进3米。”隧道深处,挖掘爆破班班长杨建明对记者说。据介绍,四方山隧道勘探设计时为三级支护开挖,但在施工中,发现隧道地质非常复杂,变化多,为了施工安全,不得不提升防护等级,采取四级支护开挖,掘进速度因此由每天5米降到3米。
“四方山隧道工期长、投资大、施工难、风险高,是钦崇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钦崇高速建成通车时间。”隧道技术负责人文武介绍说,“而四方山山体中围岩破碎、裂隙发育,地下水呈点滴状,围岩不稳定、易坍塌。所以施工时需特别小心。”
去年四方山隧道就发生了两次大塌方。4月15日左洞渗水塌方,泥浆倒灌已开挖隧道四五十米;6月17日右洞冒顶。两次塌方共花了9个多月时间才清理完毕,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所幸的是两次意外都无人员伤亡。”全程参与了右洞塌方清理施工的杨建明说,“清理工作难度是极高的,首先要搭大管篷注浆,然后支护立孔。支护立孔每次只能推进42厘米……”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