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自治区优秀专家吴尽昭:“学术探索让我永远年轻”

 

谋求学校发展的领路人

2009年10月,吴尽昭带着投身八桂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决心,来到壮乡,成为广西民族大学的教师,并担任副校长一职。

吴尽昭说,与壮乡早已缘定。此前他曾两次来广西,他感受到绿城的山清水秀,也感受到壮乡人民的淳朴善良。

对吴尽昭来说,远离妻儿、远离京城,来到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民族地区工作,是艰难的,但他同时也看到广西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看到北部湾的风生水起………

“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创新科研成果也许并不太容易,但能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是一种幸运!”吴尽昭说。

作为分管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副校长,吴尽昭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里工作,致力于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的目标,他又豪情满怀!吴尽昭认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同时也能促进科研的发展。

为了促进学校学科的均衡发展,吴尽昭和师生一道,倾注了满腔心血。2007年学校将“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申报为“广西重点实验室”进行培育建设。吴尽昭到任后成为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他整合专家力量,聚焦研究方向,适时将实验室更名为“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实验室”,2010年获批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作为团队领导核心,吴尽昭力促引进八桂学者和一批年轻专家,人才聚集成果倍出。他积极促成中科院成都计算所博士后流动站在广西民族大学建设培养基地,为中青年科研专家搭建良好的研究平台。

在此基础上,针对大规模集成电路自动设计领域一系列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从应用基础、高新技术和工程应用3个层面上展开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努力服务于广西地方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淡泊名利的情怀

在学术科研道路上艰辛求索,吴尽昭拥有众多“头衔”: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 

然而,对于名利,吴尽昭却看得云淡风轻。他坦言,在副校长、专家、学者之间,他认为自己首先应该是一名科研工作者。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