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薪资上涨培训模式与时俱进 招聘高峰季人才仍难觅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冬梅 实习生 梁静艺

每年的9月、10月,都被求职者称为“金九银十”招聘旺季,这段时间,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比较集中,加上职员跳槽、用工单位集中招聘,便成了人才招聘的高峰季节。近日,记者从广西人才市场的多场常规招聘会上了解到,同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上门单位高薪签下;有的毕业一年多了,工作依旧没有着落,只好在家啃老。而且,许多企业尽管提高了薪酬,培训模式也与时俱进,但仍然难以寻觅到合适的人才。

1 人才难觅企业叫苦

“合适的人才太少了”。采访中,招聘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已将薪水提高,但还是“良才难觅”。南宁市三江华禹货运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王先生表示,该公司定期参加人才大会,但投简历的人多,合适的人才却越来越少。“与其他公司相比,我们的‘战绩’算是不错了。”他告诉记者,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需求量剧增,特别是高素质人才。

随后,记者采访另外几家企业了解到,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薪酬涨幅均在10%~20%。从事文化传媒工作的小杨刚刚参加工作3个月,“几个月前我找工作的时候,招聘方开出的薪酬比现在低多了!”在招聘会上逛了一圈之后,小杨已经在寻思是否要跳槽了。

“我们将薪酬一提再提,可还是很难招到人,特别是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更难招到。”看着眼前为数不多的几份简历,一家早教机构的招聘负责人赵女士感叹道。

记者注意到,尽管营销类岗位需求量排名第一,但绝大部分大学生却表示,即便找不到工作,也不去跑营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压力小”、“不用往外跑”的文员类岗位普遍受到求职者追捧。

2 培训模式与时俱进 

就业需求所发生的转变,再次验证了企业选择人才及大学生择业都注重基础的理念。

南宁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招聘经理孙先生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已将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融入企业的培训计划中,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然而,对于人才的引进,企业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刚把人才培养出来,他们就跳槽了!这对企业来说,是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孙先生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该公司刚招聘了13位大学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公司立即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可现在,留下来的只有11名了。“尽管人才流动不可避免,但我们还是会尽量给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当然,如果仅有能力而没有敬业精神,我们也不会录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求职者制订培训计划的企业不在少数,随着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培训与储备,优秀大学生的就业之路也将越来越宽广。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