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荔浦12个乡镇全部通公交 荔浦经验有望在广西推广

插曲:村民乘车习惯得改改

记者在乘坐这辆乡镇公交的时候发现,拎着鸡鸭、携孙抱子坐公交车的人非常多。公交车对农村人来说还是新事物,用司乘人员的话说,一些人的坐车习惯还需要加以“培训”。

81路公交车从县城开出后到了料潭路口站,几个等车的乘客先招手叫停了公交车,问司机这车开向哪里,问清楚后争先恐后挤上车,有些心急的还从后门上。乘客黄德亮告诉记者,原来坐惯了面包车,看见“荔浦—青山”的牌子就上。现在换成了公交车不习惯,所以得先拦车,问清楚去哪儿再上。

随车的司乘人员周女士说,81路本来设计的是无人售票车,乘客自行投币就可以了。现在刚开始运行,村民还不能像城里人一样遵守秩序,他们有的人从后门上车、前门下车,有的没到站就要求下车,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还得配备一个乘务员纠正乘客的坏习惯,对他们进行“培训”,等习惯养成后,再由司机独立开车运行。

探寻:原来的营运车哪儿去了?

自治区交通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全区的城乡运输来说,一直存在着微型车、农用车,甚至一些没营运资格的“黑车”和正规班线车抢市场的问题,为了赚钱,经常会超员、超速,甚至为抢客源大打出手。那么,荔浦县将公交车开到了12个乡镇,原来营运的微型车怎么办?这部分人的利益如何照顾?

荔浦县县长刘迎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公交车的顺利开行,意味着原来参与城乡运输的微型车就没了市场,这部分人肯定有意见。为此,荔浦县决定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原来从事微型车运输的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顺达、通达和安通3个城乡公交公司,让他们入股到新公司,这样,就化解了大部分车主的怨气。另外,对不愿意入股的车主,政府给办理乡镇到村屯的营运手续,让他们从事乡镇到村屯一级的客运业务。对既不愿意入股也不愿意参与村屯运输的微型车主,政府共拿出400多万元的补偿款对其进行补贴。从目前情况看,过渡还比较顺利。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