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好了:
村道硬化,房前屋后种花种木
核心数据:近年广西以生态村镇创建、“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等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08年以来,共投入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实施了103个村、90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村屯实行改圈、改厨、改厕9.7万户,修建垃圾池1218座,90%以上的村屯建了沼气池。
驻村指导员现场见闻:解守明说,东佳村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善,得益于“两化一池”(道路硬化、村里绿化、建沼气池)。以前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现在不仅修建了环村道,房前屋后墙角也全部硬化;对屋旁、田旁、路旁、村旁“四旁”进行绿化,种花种草种灌木,东佳小学还被南宁市评为花园式小学;东佳村的沼气池已比较普及,现在凡是新建猪栏必须配建沼气池。
刘安仁介绍,蒲源村的起步虽然晚一点,但经过几年的建设,村容村貌已与“山下”村屯没有差距。以前有不少破旧的房子,村里路边杂草丛生,垃圾遍地都是。现在已有40%的村民建了新房,“两层半,像别墅”,没建新房的也对旧房进行了改造、修缮;家家户户都建了独立的卫生间;村里的巷道虽然还没有全部硬化,但因专门安排两人轮值打扫,非常干净、整洁;在村边还专门建了垃圾池,收纳村民所有生活垃圾。
概况速览:人居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村容村貌、乡风文明发生明显变化。
“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这是昔日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今一个小小气池,不仅完全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而且让大家告别了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村道的硬化、“四旁”的绿化,更为村容村貌锦上添花。
另一方面,在有旅游资源的农村开展生态休闲旅游,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或古香古色的古老建筑等资源,统一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创设干净整洁的村容环境。如桂林恭城红岩村、大岭山村、横山村,百色市那生屯、濑浩屯、旧州村,南宁市忠良村、乐州村、扬美古镇等新农村在全区闻名遐迩,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使得村容日益整洁,风景更加秀丽。
目前,各示范村屯乡风健康文明,邻里友好和睦,村规民约完善。夫妻吵架的少了,偷鸡摸狗的少见了,村民之间和谐多了。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