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纠风治本济民生--广西纪检监察机关服务民生纪实

谋公众安康:

创新模式换来边疆稳民族安

“开什么玩笑,吃饭还要报告政府?”欧阳不明白地问起来——他千里迢迢从北京回到阔别多年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老家,准备大开“百家宴”聚乡情,乡亲们却叫他暂缓。在我区,50人以上聚餐,事前必须向当地政府报告备案,并接受健康指引,即使是偏远如环江的少数民族地方,受益于聚餐报告指导制度的乡亲多达数十万人,此制度已是家喻户晓。

我区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列入纠风工作的重点,推行“安康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创建餐饮服务和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创立具有广西特色的“风险排序、压力传递”监管新模式: 

——南宁市推行食品安全信誉度评价评议机制,对餐饮服务单位的信誉开展等级评分评议,分别以“笑脸”、“平脸”、“哭脸”来代表三个评价分数进行等级升降,直接在食品安全信誉度公示评议牌上标明,供消费者监督。

——河池市针对边远山区餐饮服务单位的特点,全面进行风险评估及风险排序,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并在每个县(市、区)重点抓好一个乡镇食品安全示范点,在城区所在地至少创建一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

安康工程在保障公众的健康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区共创建示范县(市、区)14个、示范街106条,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餐报告指导制度覆盖82%以上行政村,已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全业态餐饮服务安全示范群,并逐步向全区城乡推广。

——通过打造“边境食品药品安全长廊”,目前广西边境一线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持证持照率达10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进货索票索证率达100%;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食品市场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上市交易的禽畜类在交易前检验检疫率达100%;全区村屯药品配送供应覆盖率、药品市场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边民用药与县城同质同价,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直接接触药品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率达100%。“边境食品药品安全长廊”惠及边境510多万名少数民族群众,有力地维护了边境安宁和民族团结。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