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代表委员热议民生 纷纷建言献策

广西新闻网记者 魏恒

民生,始终是自治区“两会”的热门议题。

“大石山区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终于解决了”,“强农惠农补贴、村路改造、水库移民新村建设等多项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农村老人也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了”……谈到2011年我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代表委员们赞不绝口。

代表委员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今年的目标任务。“实施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感恩教育”、“实现五项社会保险一卡通”等充满新意的内容,迅速在会场内外掀起讨论“风暴”。

肯定之余,代表委员们也纷纷结合实际,建言献策,提出了做好惠民工程应强化的四种意识——

意识一:配套条件要跟上

“营养午餐要的不仅仅是营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6月底完成改造茅草树皮房2.5万户,困难很大,需要一系列配套条件先跟上。”来自西林县扶贫办的李秀青代表说,目前,在边远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交通不便,建筑材料无法运进山里,严重影响茅草房改造进度。建议加快修建屯级道路,首先改变贫困地区行路难的现状。

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是去年最火的话题之一。来自百色市教育局的陆玉团委员提出了新问题——现在农村学校大多数没有正规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令人担忧。“营养午餐要的不仅仅是营养。”他说,要完善设备,聘用持健康证上岗的专职厨师,这样孩子的午餐才美味、放心。

汤文胜代表也指出,兴修农村水利是好事,但在侧重建水库之余,也要把水渠搞好。“现有不少水渠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从水库引水灌溉花费农民大量时间,影响农业生产。”

意识二:将好事进行到底

“全区医保将实现异地就医”

去年是我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但前进的步伐显然不能就此停止。

“从今年开始,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将实现全覆盖。到年底还要完成区内医保数据大集中,这意味着全区医保能实现异地就医并及时结算。”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人社厅厅长蒋明红接受访谈时,给全区群众带来了好消息。

来自医疗卫生系统的乃东红代表说,去年全区新农合的参保率达到96%,令人振奋。“希望在加强引导方面做得再深入些。比如不少农民来医院看病时,会问能不能用新农合报销,一些医务人员往往答不上来,说明医务人员本身都不了解新农合的参保范围。要畅通城市和乡镇之间的医疗信息沟通,让农民在三级医院看病后,还能回乡镇卫生院用药。”

报告提到筹措77.8亿元修建村屯道路等。对此,李从佳代表指出,这说明自治区对农村建设十分重视,建议改进“重建轻管”的做法,在安排资金时应将农村道路管理和养护一并予以考虑,以免造成二次返工和资金浪费。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