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救助:整合社会资源由此及彼救助患者惠及其家庭
去年12月4日,记者来到蒙山县第二人民医院采访,碰到蒙山镇安富村黄阿姨来看望女儿陆某。黄阿姨喜上眉梢:“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们舒心多了!”
陆某17岁时就患上精神病,结婚后被夫家退回。黄阿姨带着女儿四处求医未果,花光了所有积蓄。
蒙山县整合社会资源,救助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黄阿姨说:“政府帮出医疗费伙食费,帮我们卸下沉重的负担啊!”
集中救助构筑“温情堡垒”,形成合力和长效机制。公安机关负责建立全县精神病人特别是带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详情信息库,并把预防管控责任和措施落实到部门及责任人;精神专科医院随时收治精神病人,能减免的费用减免;县财政负责筹措医治经费;民政部门对精神病患者给予适当救助;新农合给予最大限度的救治费用报销支持。
特殊关爱,根植于精神病人的心宇。投入221万元改扩建精神病房,增加病床100张。2007年以来招聘和调进15名医务人员到县第二人民医院。按月薪1200元及缴交“三金”待遇为医院配备3名保安。对收治的精神病人,政府按人均3500元标准拨付医疗费。到目前,全县有119名带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由财政出资集中治疗。
“政策好啊!”蒙山镇北楼村精神病患者陈某的母亲终于笑了。该县把她家列为低保户,一家4口每月获补助240元。西河镇文尔村精神病患者覃某也笑了——去年他获危房改造补贴1.5万元,盖起新楼。就这样,该县由此及彼把社会救助的触角伸到精神病患者家庭。
力量集中,救助到位。民政部门对精神病人,在落实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保险保障后,家庭仍困难的,给予医疗救助;对于因病致贫且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城乡低保;对特困精神病人家庭,给予临时救济。2007年至今,县民政支付精神病人医疗救助费18.6万多元,新农合办共补偿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治疗费257万多元。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救助,家庭监管,医院救治。集中救助解决了精神病人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负担。县公安局副局长孙有昌说:“这为创新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提供了强大保障。”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