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寂寞“山神”原始森林守护平安(图)

守护“宝山”风险高

护林员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走路”。“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吗?”在大明山的盘山大道上,记者一行有说有笑、边走边聊时,有人问黄明营。

“这样?偷猎的早跑了!”

黄明营说,护林员巡山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和阻止偷猎和盗伐林木、珍稀药材的现象。这些偷盗者钻在密林深处,一旦听到声响,便藏匿起来。为了不暴露行踪,护林员巡山不仅不说话,连走路都是轻手轻脚的,“一天下来,真是闷得慌”。

护林员巡山走的“路”没有现成的,多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在天坪站水厂附近林区,记者见识了一处60度大陡坡,怪石嶙峋,下脚处连一块平的地方都没有。记者一行卸下身上的包,由几名护林员搀着才勉强爬上去,而护林员背着行李,“嗖”地一下就蹿了上去,就像林间跳跃的猴子一样灵活。

没走几步,前面的护林员停了下来,默默地围成一圈。地上躺着只死白鹇,腿被硕大的铁夹死死扣住,已经开始腐烂。护林员小潘喃喃地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惜了。”

小潘说,白鹇这样的野生动物对危险有着很高的感知力,一般的陷阱伤不了它。可遇上狡猾的偷猎者,也没有办法。他拨开一层一层的落叶,拎起那只十多公斤重的铁夹说:“这么隐蔽,怎么发现得了?这么重,野猪都逃不掉!”小潘说,一些偷猎者相当可恶,沿途摆上“铁夹阵”,总有一只能夹到猎物。大明山上有个动物展示厅,里面展出了100多件动物标本,甚至有黄猄这样的珍稀动物,其中大多是护林员从偷猎者手里夺回来的牺牲者。护林员的一项职责就是尽可能地在铁夹下“嘴”之前清除它们。当然,清理“铁夹阵”也有风险,黄庭远就曾被夹到过,他说,好在夹到的是鞋跟,要是夹到脚,早断了。

在护林员遇到的危险中,铁夹不算什么。据介绍,大明山是座“宝山”,山上的树木、药材、动物,样样值钱,一株罗汉松动辄上万元,穿山甲每公斤数百上千元,即便是普通的野八角,随手抓上几公斤,也够几天的生活费了。因此,大明山对附近村民有极大的“吸引力”。

一天夜里,黄庭远在橄榄河护林点休息,他养的家犬“大王”狂吠起来。他知道,偷伐林木的人来了,就叫上几个护林员,向林中走去,果然看到四五个人扛着几根杉木准备离开。劝阻不成,对方凶狠地扑上来,几个人扭打在一起,滚下山坡。扭打中,黄庭远被人用斧头割伤腿部,鲜血直流。这些人最后丢下杉木,跑了。可没几日,黄庭远发现,他养了十多年的家犬“大王”被毒死在山林中。

“山神”有苦更有乐

“大明山——我来了!”广西大学林学专业毕业生黄明营至今记得他到大明山工作第一天的情景。那是2005年夏季,大明山大雾笼罩,犹如人间仙境。黄明营兴奋地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大学同学:“那是西游记里才有的场景。”天天喝山泉,在“氧吧”吸氧,同学们都羡慕他过上神仙般的日子。黄明营说,大明山的确挺“神”的,一些护林员来之前有慢性鼻炎,来大明山一年多,病自然好了。

“85后”小伙子潘克成最开心的是,大明山就是个观察动植物的乐园,粉红的灯笼花、火红的杜鹃、深紫的紫珠,还有数不清的珍稀物种,让植物学专业出身的他有了学习的天地。8年来,通过拍摄、查询、研究,潘克成已经认识了大明山上的1000多种植物,区内外的动植物学博士来大明山考察,都要叫上他。

此外,潘克成等人还有一项引以为豪的“副业”——救人。2011年春季,一对做服装生意的温州夫妇到大明山游玩,到了下午,丈夫还执意往非游览区的原始森林里走。妻子觉得危险,一个人出来报警。潘克成等人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令,没顾上吃晚饭,问清方位,便到山中寻找。次日凌晨1时,终于在密林深处找到了被困者。当时山中气温是零下2℃,救援者和温州男子之间隔着水塘。救援者商量着如何绕过山路过去救援,而那男子已等不及了,不顾池水刺骨,跳下水塘游了过来。事后,夫妇俩为了表示感谢,特地给护林员送来几件T恤。“一年至少救十几个,2012年才过了不到1个月,就救了4个。”潘克成的语气中透着自豪。但他也希望,游客们不要热衷于“探险”,最好只在游览区内游玩,千万别去保护区和核心区,那里地势险峻,都是深山老林,不熟悉的人“进得去,出不来”。

对于大明山的动植物和迷路的游客来说,护林员就像山中的保护神。有了他们的保护,大明山连续22年没发生过火灾,一些多年不见的动物又出现了。看到山林越来越热闹,护林员们觉得自己的青春是有意义的。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