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破桎梏改革创新
眼下,八桂大地正掀起新的一轮“解放思想、赶超跨越”活动。“解放思想”这个老调,为什么要一弹再弹?北部湾经济区的成功,证明它是一个地区尤其是后发地区永恒的主题。
广西经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在这样的地区设立北部湾经济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本身就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尝试。如果不解放思想,用新的理念来谋划,用新的措施来推动,用新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就不可能解除桎梏,破除障碍,实现跨越发展。
5年前的2007年2月,广西高调宣布,将沿海防城港、北海、钦州3个港口整合为广西北部湾港,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
这是港口资源整合的大胆创新之举。结果证明,三合一为锻造“航母”打下了成功之基。截至2011年末,北部湾港拥有生产性泊位22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6个,港口吞吐能力1.37亿吨,是2005的4倍,相当于6年再造了3个北部湾港,一脚迈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
目前,北部湾港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30多条,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海运物流网络已伸向全球。201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同比增长28.58%。
如果要问,全国最大的锰矿进口和磷酸出口基地在哪里?全国第二大煤炭进口口岸在哪里?沿海港口第二大煤炭配送贸易集散中心又在哪里?答案都是北部湾港,全部归功于资源整合的创新。
北部湾经济区的创新之举,还表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金融创新、政策创新等等。
在管理体制上,敢于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成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开发建设;在发展思路上,以规划为先导,加强统筹,整体推进,错位发展;在金融创新上,搭建北部湾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组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在政策保障上,出台自治区管理权限内的支持政策,以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外部资源……
正是多项改革创新措施的实施,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才出现了一体化规划、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克服了重复竞争、浪费资源、布局雷同的弊端,集中了自身有限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用,形成了巨大的政策发展合力。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