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广西的桂林米粉香飘北京,4000多名广西天等人在首都书写创业奇迹,400家桂林米粉店征服北京人的舌尖。这群人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故事?
这几年,北京市的白领们发现,在高耸的写字楼下,一家家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开起来,这就是桂林米粉。据百度搜索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城市的桂林米粉店数量合计达1880家。
在北京,桂林米粉店的老板,几乎都来自天等县。2009年1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走访了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万达广场的“龙香记”桂林米粉店。店老板名叫梅健康,是地道的广西天等人(本报当时曾作详细报道)。
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走访让天等人的创业奇迹广为传颂。
说起“天等版”的桂林米粉闯京城,不得不提及一位人物:冯小燕。2005年1月,冯小燕向亲戚朋友借了7万元,到北京开了家桂林米粉店。这是天等人在北京开的第一家桂林米粉店,天等老乡们把她称为“一姐”。
随后,天等人纷纷北上。广西驻京办提供了一组数据:天等人开的米粉店,平均每家每天能卖出300碗米粉,一碗以平均10元钱计算,一个月营业额保守估计有八九万元。它不仅带动了天等县劳动力的输出,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在北京,寸土寸金。有意思的是,只要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落脚的地点,必有桂林米粉店相伴而生。为什么让桂林米粉花开京城的,居然是天等人?
广西驻北京办事处综合处处长、社会工作处处长杨柳霖分析认为,天等人凭的就是一种闯劲。一位桂林米粉店老板梁合孙说得更形象:“天等人是好强的,看到有人赚钱,个个都想比个高低。10多年来,桂林米粉就是这样在全国普遍兴旺起来的。”
天等人不等天,这是天等人的自我评价。北京的“天等版”桂林米粉现象,演绎了广西人在京创业的神奇。(黄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