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看边疆]边境村寨岜隆屯 别墅式壮族民居建起来(图)



岜隆屯的葡萄种植。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文书摄



诱人的巨峰葡萄。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文书摄

    青山绿水+生态农业 助推村民增收

   居住环境改善了,基础设施也跟上了,如何使之与产业发展相配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摆在岜隆屯干部群众的一道课题。经过科学规划和考察,岜隆屯决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而种植“巨峰”优质葡萄成为第一选项。

   在发展甘蔗支柱产业的同时,2007年,岜隆屯与广西农科院技术合作,引进种植了250亩双季巨峰葡萄,建立优质葡萄种植基地。目前全屯已形成“蔗-牛-沼气-葡萄(蔗)”良性循环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仅葡萄一项,2011年每亩纯收益达15000-20000元,实现人均增收800多元,经济效益显著。今年,该屯又扩种葡萄500多亩。预计2年后葡萄特色产业可使户均增长3万元以上。

   同时,岜隆以独具特色的青山绿水和生态农业为依托,规划发展生态旅游业,目前已与一外地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发休闲生态旅游业的意向。

    兴边富民 外出打工也“回巢”

    今年46岁的村民许宋能,是该屯计生协会的小组长,2006年2月份开始种植葡萄。他告诉记者,在没有种植葡萄之前,他全家的收入很低,生活水平不高。在种植葡萄后,人均收入很快翻了几番。“现在,我种植有10亩地的葡萄,目前年存收入保守估计也有13万元。” 许宋能说。

   村民小组长农小石,退役后在深圳做了十年保安, 每月工资7、8千元。2011年听家里人说,所种的2亩葡萄有5万元的收入。他觉得在老家种葡萄的收入挺可观,就卷起铺盖回来了。现在农小石将葡萄扩种到了7亩,他说,“等葡萄到了高产期,需要人手,还在深圳打工的老婆也要回来了。”

    如今的岜隆屯,全屯48个家庭的48栋别墅式民居整齐划一,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穿村而过,特色生态产业发展迅猛,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已经从一个贫困小村蜕变成“自治区文明村”、“自治区巾帼示范村”、“崇左市兴边富民示范点”。目前,全屯正在努力创建的全国“兴边富民行动”示范点。

相关链接:

[看边疆]龙州:平而河畔 边境村屯养鱼养鳖忙(图)

[看边疆]高清图集:探访龙州“美女村”

[看边疆]返乡青年大山创业 "黑家伙"带动边民致富

[看边疆]高清图集:走进弄怀(浦寨)边贸点

[看边疆]夏石镇:村事村办 政府24小时“不关门”

[看边疆]活跃在边境线上的客商消防志愿团(组图)

[看边疆]那梨新村:村民抢滩登陆的“城市”

“走基层看边疆”采访团抵达崇左

广西"科学发展基层行 沧桑巨变看边疆"活动启动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