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桑蚕第一大市强势崛起
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看河池。
河池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一跃成为我国新兴桑蚕丝生产基地。全市桑园面积68.6万亩,年蚕茧产量172万担,自2005年起,连续7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桑产业、品种推广、方格蔟推广均居广西第一。
“我被河池桑蚕的前景鼓舞,被河池人的热情感动。”江苏恒源达集团董事长毛兆清记忆犹新。河池人7次到江苏海安县登门拜访后,他决定投资5000万元,在宜州经济开发区建缫丝厂。凭着这份坚持和热情,河池引进了21家缫丝加工企业,年产生丝3900多吨,打破单一卖茧的粗放型、低效益经营方式。
“广西生丝不能作织绸经线”,这曾是根深蒂固的行业偏见。然而2007年,广西嘉联丝绸公司生产出“绮源”牌经线丝,将这一偏见击碎。在2006年,宜州市恒源达丝绸公司产出广西第一面真丝,填补了广西无织丝企业空白。河池桑蚕走向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文不值且污染严重的蚕沙,摇身成为每吨3000元的有机肥;只能烧火的桑杆,用来发展食用菌,变身“摇钱树”。这是河池大力发展桑蚕循环经济的成果,从桑叶开始,到最后的蚕沙,一滴不落。全市栽培桑杆食用菌6082万棒,规模全区第一。
桑蚕是河池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蚕桑生产遍及全市11个县(市、区)23.1万养蚕户,桑蚕业每年实现效益30亿元。今年1-8月,鲜茧产量112万担,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河池人雄心勃勃。市长何辛幸说:“我们正努力打造全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原料茧生产基地、丝绸服装加工基地和茧、丝、绸、服装贸易基地。”该市提出,力争到2015年,桑蚕茧丝绸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河池正在创造新的辉煌。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