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边民接力】561名边民先后争当哨兵

 

陆兰军(中)带领哨兵训练。

广西新闻网记者 石钖  文/图

核心提示

从防城港市乘车2个多小时抵达一座名叫“尖峰岭”的高大山岭,郁郁葱葱的大树苍天耸立,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你经常会遇到一队英姿飒爽的边防哨兵,走在队伍前面的瘦黑男子是哨长陆兰军,他在这片险峻而寂静的大山里,已整整走了22年。近日,记者亲临哨所,探访了防城港市尖峰岭哨所哨长陆兰军的守边故事。

【青春足迹】

漫漫护边路

一家三代镇守33年

尖峰岭哨所海拔670多米,此段边境巡逻路线长24.5公里,有26块国界碑。界碑所立之处人迹罕至,陆兰军每个月要带领哨兵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巡逻4次,每次往返49公里, 1年行程2352公里,22年,磨穿了100多双解放鞋,行程5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多。

陆兰军的哨兵生涯是受父亲和兄长影响。1979年3月,尖峰岭哨所在自卫还击战轰鸣的炮声中建立了。时任峒中镇尚义村民兵营副营长的陆之方,临危受命,担任了这座哨所的第一任哨长。

1982年,陆之方由于长期在高山哨所执勤的原因,风湿病很严重,达到手脚都难以抬动的地步,镇人武部鉴于他身体情况建议他卸任养病,并希望他提出接任人选。

陆之方首先想到的是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二儿子陆兰廷。陆兰廷接过了父亲手中的钢枪,成了尖峰岭哨所的第二任哨长。这一干,就是14年。

由于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1990年,24岁的陆兰军参加民兵选拔在另一个边防哨所当了一名国防哨兵。1996年3月,陆兰廷因部队工作需要调离尖峰哨所,镇人武部同样要求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担任哨长。由于当时尖峰岭哨所责任重大,条件艰苦,别人都不愿意去,跟父亲一样,陆兰廷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家人——弟弟陆兰军。在二哥的推荐下,陆兰军从围胆哨所调到尖峰岭哨所,成为继父亲和哥哥之后的第三任哨长。

不久后的一天,二哥陆兰廷带着16岁的儿子陆永兴来到哨所,希望陆永兴跟着叔叔,继承着祖辈、父辈的职业,守护边疆。如今,陆永兴来到哨所也快10年了。

高山哨所不仅环境恶劣、工作艰辛、责任重大,而且待遇也很低。当时,陆兰军每个月的津贴只有300多元,扣除伙食费后,所剩无几。“不管什么诱惑,都动摇不了我守边固土的信念。”这信念,陆兰军坚守了整整22年。

从1979年3月至今,陆家三代四口,3任哨长1个哨兵,坚守在这边境线上的高山哨所。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