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2时许,初二男生小强拿着一杯饮料走进校门,碰到了正在校门口执勤的女老师王某。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是不允许携带食品进入校园的。王上前劝阻,小强完全不理会老师,并径直走入校园。小强将杯子放到了厕所门口的洗手池上。老师当时也顾不上那么多,硬着头皮上前,将饮料拿了出来,准备扔进垃圾桶。被激怒的小强夺回饮料泼在老师脸上,一把将王的眼镜打落在地,随后便将王往男厕里拖,并一阵拳打脚踢,甚至专门踢打老师的下体,老师被打到四肢痉挛。(12月27日《南国今报》)
13岁的初二学生,竟然暴敛成性,暴打老师。报道中说,老师们对小强的认识出奇地一致:“这名学生,我们都怕”。小强孤僻、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听从老师的管教,甚至多次与老师顶撞。这样一位“问题学生”终于因为一点小事而引发了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不可取。在普遍开展素质教育,提倡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当下,身为老师的某网友深有感概地说:当今的孩子难教啊,老师管得多了,严厉点了,家长就投诉到学校、教育局。
尤忆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的学校教育,那时候老师说的话是何等有威严。孩子去学校,家长叮嘱要听老师的话,孩子犯错了,老师通知家长,一起想办法把学生管好。以前,学生忘带作业本,被老师罚站那是常有的事,没听过哪个家长因为心疼孩子而把老师告到学校的。
现在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提倡师生平等。但是笔者认为,学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应该学习如何尊重老师。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师生平等亦师亦友的和谐状况才会出现。
当然,有人认为该起事件中,老师也有不当之处。老师不该不顾学生尊严,闯进男厕所强行抢夺饮料杯,不该在被泼了饮料之后又泼回去。在理想的状况下,这位老师应该像某则洗衣粉广告里的老师一样,在被弄脏了衣服之后,微笑地对学生说:“没关系”。但是老师首先是会表达愤怒的自然人,然后才是老师的职业身份,在被学生侮辱之后,年轻老师心里一定觉得委屈,所以气急败坏泼回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