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多
儿童专用品种、剂型的缺乏,是直接导致儿童用药不合理、不安全的原因之一。政协委员汤卓提出,当前,儿童用药存在多方面问题。首先儿童用药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调查显示,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只有10多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不到2%,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
汤卓认为,长期以来,儿童用药都是比照成人用量“酌量减半”,按成人“缩小版”给儿童用药,这样不仅难以保证儿童用药量的准确,还会因随意改变药物原有剂型,导致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12.9%,新生儿高达24.4%,而成年人为6.9%。
儿童用药还缺乏法规方面的“保驾护航”,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用药开立章节,进行特殊规定,我国现有的监管体系没有为儿童用药的研发设立专门的分支机构。同时,目前儿科用药的药动学、药效学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资料缺乏。
此外,儿童药物滥用较严重。根据对多家医院的处方统计分析,抗生素的使用率在80%左右,不少地区甚至高达90%~98%,不合理用药率高达50%,不合理用药易导致耐药菌株大量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抗生素预防用药占抗生素使用的比例高达57%,一方面与儿童疾病本身多为感染性疾病需要抗感染治疗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家长及医院临床医师滥用抗生素有关。汤卓指出,有很多医生都把抗生素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未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只要有发热,进医院就静滴抗生素,一种不行再换更高档的,这种疗法已是目前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有的盲目联合用药,滥服中草药、中成药等。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