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丹:干部“走基层” 谋划“村村通”

广西新闻网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韦克俭 潘丹艳

要致富,先修路,扶贫攻坚更应如此。

春节前,记者在南丹县采访时看到,该县开展干部“走基层”式的“体验村屯道路、谋划交通发展”活动,力破交通瓶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月5日下午,南丹县吾隘镇同贡村,从河池市委组织部下派的第一书记苏卫兴,县委组织部下派的村官韦懿准备回家过年,村党支部书记宁荣恒带着几个村民叫住了:“明早杀了年猪再走。”

村民们和两位干部有真感情,村民宁显威说:“没他们跑上跑下,村里的路难通。这样的驻村干部,我们欢迎。”

同贡是贫困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仅1720元,穷根之一是路不好。连接村部和几个屯的是一条8公里的机耕路,下点毛毛雨,车就走不了,蔬菜、甘蔗运不出去。

2012年,县委组织部联系同贡,派干部入住,和村民一起谋划道路建设,最终整合资金360万元,改扩建进村道路。村委副主任宁昌国告诉记者:“新路长6.5公里,路基宽5米,年后开始硬化,6月份能通车。”此外,通过“一事一议”硬化了小弄休、平村、里崖等5个村民小组屯内道路7公里。苏卫兴说:“群众热情高涨,修路需要用的耕地,群众自行调节;用到的山林地,群众无偿让出。”

路好不好走,要用车轮和脚步去体会。去年,南丹县四家班子带头,从县城坐车出发,经大厂、吾隘、罗富、六寨等乡镇走一圈,200来公里居然用了9个小时!县委、县政府得出结论——南丹农村道路与经济发展成果不符,与群众要求不符。

“体验村屯道路、谋划交通发展”活动随即展开。县委、县政府发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行车和步行,到乡镇、边远村屯一线体察村屯交通状况;开展民情恳谈会等方式,与群众谋划交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南丹县决定,2013年起开展村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3年内投入3亿元,主要建设36条通村公路,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