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农民无线上网成新时尚 记者叹广西变化大

广西新闻网见习记者 蔡俊聪

编者按:

这些年,广西的变化太大了,广西的变化太多了,而广西各个小地方的变化,既有共性,又有其特点。本报自今日起,推出一组“记者回乡看变化”的文章,通过记者返乡过年的见闻,来展示时代大潮中朵朵小浪花。

“你家无线网络是哪个?密码是什么?”春节期间,在偏远的农村也能搜到WIFI信号,让记者有些吃惊。如今,无线上网已成农村生活新风尚。

大年初二,记者和父母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家在离兴业县城还有十几公里的石南镇鸣岗村。鸣岗村以前是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交通、通信都很不方便。十几年前,在深圳做生意的舅舅过年回家,竟然搜不到任何手机信号,每次想往外打电话,他只能搭乘摩托车出村几公里后才能勉强找到信号。如今,进村的道路由原来的泥路换成了一条笔直的水泥路,而很多家庭也都用上了宽带网络,用上了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

向外公外婆拜完年后,记者便拿出手机刷网页看新闻,坐在一旁的表哥让我搜搜WIFI,说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我不抱希望,用手机随意搜索WIFI信号,谁知道一个WIFI信号竟然从手机里“蹦了出来”。

表哥告诉我,这是隔壁人家的WIFI。其实,他隔壁堂弟家去年已经安装了宽带网络,但无线路由器是上个月才买的。由于他们不会安装,表哥年前回家才帮他们弄好无线路由器。

记者马上输入表哥告诉我的密码,顺利地登录上了WIFI,信号有满满的四格,网速非常快。能在偏远的农村用上WIFI,那种感觉别提有多好。

“过去,我们吃完晚饭就在家里看电视,或是几个人凑在一起打牌,生活枯燥。现在,我们经常上网学种植、养殖技术,看新闻看电影,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鸣岗村村民老谭表示。

据了解,石南镇几年前就已经实现村村通宽带,互联网进入了农家。这“填平”了城乡间的信息鸿沟,在帮助农民提高种养技术、农产品销售流通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极大地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