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闪和他养殖的贵妃鸡。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2009年年底,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罗马村的李正存和李光闪父子,率先引进养殖贵妃鸡。由于效益建好,由1户养殖从而陆续带动4户、8户、19户、65户进行养殖,并成立了贵妃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年销售的贵妃鸡达40余万只,净赚70余万元。
广西新闻网资源讯 2月17日,正月初八,正是开年上班第二天,资源县行政服务中心广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台别具风味的文化大戏正在这里上演。
广西新闻网记者 莫 迪通讯员 陆华勇 铿锵的锣鼓敲起来,婉转的民歌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从2月10日至24日(大年初一至十五),在崇左火车站广场,崇左市江州区广场文艺节目天天精彩上演。该城区15支村级文艺队轮番亮相,给市民群众带来欢声笑语。
老木匠失业,折射住房变迁 如今楼房已经成为农村的建房主流。 广西新闻网记者 赵劲松 文/图
【编者按】一年又一年。对于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来说,家乡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家乡在哪里,亲人在哪里,春节就在哪里。本报记者来自八桂大地,五湖四海。春节,就像一声回乡的总号角,让他们匆匆合上手中的采访本,关掉办公桌上的电脑,打点行囊,踏上回乡的征途,投入家乡的怀抱。
广西新闻网见习记者 蔡俊聪 编者按: 这些年,广西的变化太大了,广西的变化太多了,而广西各个小地方的变化,既有共性,又有其特点。本报自今日起,推出一组“记者回乡看变化”的文章,通过记者返乡过年的见闻,来展示时代大潮中朵朵小浪花。
广西新闻网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韦克俭 潘丹艳 要致富,先修路,扶贫攻坚更应如此。 春节前,记者在南丹县采访时看到,该县开展干部“走基层”式的“体验村屯道路、谋划交通发展”活动,力破交通瓶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广西新闻网记者 张冠年 2月9日,除夕。在张贴着红字、挂满灯笼的钦州市福利院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传来了浓浓的年味。
图为田阳县田州镇定律村下屯一对夫妇在张贴福字、春联和张挂喜庆灯笼。 辞旧迎新,一女孩在自家门前准备点燃鞭炮。
桂兴高速灵川西收费站 叠彩交警检查客运车辆 2013年2月9日是春节长假的第一天,也是七座以下小客车免收通行费以来的第一个春节,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桂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进一步加强了十二县、五城区、机场路的交通管控力度,为群众能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营造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目前,各地的道路交通状况总体形势良好。
为确保除夕夜消防安全,消防官兵进入二级战备。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韦铁干摄 为确保除夕夜消防安全,2月9日21时至次日凌晨1时,广西各地消防部门开展“除火患、保平安”除夕消防安全检查“零点行动”。
贺州市公安局平桂分局敞开警营,迎接社会各界人士到该局参加新春游园活动。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甘勇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文彩云 2月9日正值农历除夕,居住在南宁市富宁新兴苑的赵长强一家四口开心地享用年饭。赵长强原是邕江的水上人家,南宁市去年积极推进邕江综合整治开发后,整治段内的水上人家得以“洗脚上岸”。上岸后他们可以像南宁市民一样,过上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日子。记者 梁凯昌 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兴忠 通讯员 陈义才 贴对联、杀鸡、扎粽子,东兴市东兴镇花溪社区十组的黄理发除夕这天显得分外忙,10岁的孙女黄冠蓉也跟身前后“打下手”。
旅客们正在排队办理登机手续。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摄 旅客们正在排队登机。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旭东 通讯员 李燕玲 姚森友 冬阳煦暖,田野里一片葱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香。田间地头,村边路旁,村民们拔葱择叶,洗泥加冰打包,然后装车发货,一派繁忙。
出镜旅客正将海关规定的需要申报的物品进行申报通关。广西新闻网记者 孙璐 摄 旅客行李正在过安检。广西新闻网记者 孙璐 摄
1、请接受我10心10意的祝福。 大年初一头一天:诸事大吉;西北喜神;正东财神;东北贵神;财运向好,爱情滋润。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杨春欢 曾令瑶 记者 王文英 张新华,51岁,柳州火车站上水工,从事上水工作20多年。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付成摄
在南宁国营武鸣华侨农场武冒分场三队租出去的土地上,承包商种植的香蕉。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