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宁军
核心提示
昨日,作为本届房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宁住房保障展区如期开放,南宁市自1994年以来近20年的保障住房建设成果,首次全方位地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为了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南宁住房保障建设的最新进展及未来规划,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南宁住房局)在展区开设了政策咨询台,现场接受观展市民的咨询。房博会首日,该局分管负责人亲临现场,在接受市民咨询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南宁住房局分管负责人表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南宁的目标计划是建设保障房11.6万套,而至2020年,在未来7年里,南宁市计划建设保障房将达13万套。
该负责人特别指出,保障性住房绝不等同于低质住房,目前南宁市已经在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中开展绿色建筑试点,并力争到2015年,政府投资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以下为记者专访该负责人的部分实录内容——
问:在南宁市下一阶段住房建设中,保障房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各类型保障房如何分配比例?未来南宁保障房建设的走向如何?
答:在“十二五”期间,南宁市计划建设保障房11.6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占比40%,廉租住房占比10%,经济适用住房占比28%,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占比22%。
而在南宁市2013年-2020年住房规划中,南宁市计划建设的保障房为13万套,其中廉租住房3.9万套,公共租赁房4.55万套,经济适用房2.37万套,限价商品房1.95万套,棚户区改造2300户。
在未来的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南宁市将结合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分布情况、企业分布的特点,在城市规划范围内,合理分布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完善保障房的配套设施,使保障房项目真正成为便民安居项目。
问:南宁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有多少?项目选址似乎都是离成熟市区较远的区域,未来政府会考虑相关配套问题吗?
答:截至2013年底,南宁市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预计将达到15%。
在保障性住房选址过程中,南宁市实行项目选址意见书制度,尽可能选择在无拆迁的成熟地块进行建设,避免出现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选址边缘化现象。从2013年新开工项目来看,南宁市优化项目的规划布局,除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选址上会尽可能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地段。规划设计方面,集中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将同步规划建设教育、卫生、文体、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商业设施,预计未来几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得到完善。
问:与以往相比,南宁保障住房在建设规划设计方面将呈现出哪些亮点?
答:南宁市未来规划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设计上将有以下亮点:一是积极采用成熟、先进、适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改善住宅使用功能和提升居住区宜居水平;二是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体现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强化居住区规划设计和住房户型的设计创新;三是积极推进节约、生态、宜居居住区建设,积极引进和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目前,南宁市已经在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中开展绿色建筑试点,并力争到2015年,政府投资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