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 川 “民情夜访联解”架起干群“连心桥”
每当夜幕降临,辛劳了一天的村民在村头村尾闲聊时,总能看见一些干部模样的人加入聊天队伍,在谈笑中了解村民最想解决的问题。
这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推行“民情夜访联解”工作法以来,在乡村夜晚最常见的情景。
近年,富川瑶族自治县针对干部没有量化任务不愿下基层、没有项目不敢下基层、没有压力不愿下基层;群众对干部下来作风不实没兴趣、影响生产不欢迎、办事不力不满意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推行了“党员领导干部夜访民情,部门单位联解诉求”的“民情夜访联解”工作法,在干群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干部下基层有底气、群众在基层有盼头。
其做法主要是“结一联十、夜访夜谈、联解诉求、职能整合、管理创新、群众评判”六个环节。在访实民情的基础上,该县专门成立民情夜访联解办公室,建立“民情中转站”,负责承接转办“民情夜访”中收集的民情民意。同时,从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民事联解专项资金”,采取召开民情项目对接会与安排1000万元民情联解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回应解决群众诉求。仅2012年,富川县就召开“民情联解会”5次,协调办理群众意见145件,落实资金3240多万元,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1个。
【记者点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富川县创新推行“民情夜访联解”工作法,集中解决一批群众亟须解决而难以解决的民生问题,深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富川县的“民情夜访联解”工作法,带来了有益启示。
平桂管理区 非公党建服务经济发展
一年前,平桂管理区只有一个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一年后,整个管理区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增长到27家。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发挥的作用:2012年,平桂管理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产值5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2%,完成非公经济税收1.98亿元,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实现了深度融合。
非公企业是平桂经济的生力军和增长点,平桂管理区党工委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通过抓好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建立管理区处级党员领导联系服务非公企业及党建工作制度,将平桂辖区内的近50家重点非公企业分别落实到管理区的30多位处级领导中,让每一位领导深入联系1-2家企业,为企业出谋献策、排忧解难,并落实相应的跟踪服务单位,实现“人人关心企业,个个为企业服务”的局面。推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共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26个,先后选派了26名优秀机关党员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建立党组织与非公企业交流通报制度。通过交流通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特别是解决了企业用地瓶颈问题。一年来,落实解决企业建设用地2800多亩,协调服务中小企业落实贷款33家,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规上企业约占全市的1/3。
【记者点评】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覆盖面,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平桂管理区通过服务推动非公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发展彰显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让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