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
淘汰猪多用于肉类加工
据《南方农村报》今年6月份一篇名为《利益链条下的淘汰母猪生意经》的报道披露,中国有5000万头能繁母猪,按照每年30%的淘汰率,每年产生1500万头淘汰母猪。文章调查称,广东许多淘汰老母猪在私底下交易,有的私宰后流入快餐店。
那么广西每年有多少生育用的公猪母猪被淘汰,它们最终的归宿在哪里?广西水产畜牧业协会一名工作人员说,没有谁会去专门统计这个,就算有数据也只能是估计。该协会养猪分会的一名会员说,南宁的养猪量不算大,广西养猪大户主要是在玉林。猪贩子不会把淘汰的种猪大老远运到南宁来卖。
南宁一处养猪场的老板蒋先生说,淘汰的公猪母猪卖去哪里,不太好拿到台面上来讲。一般的养猪户不会有太多淘汰的种猪。他的种猪,是有人来收就卖,没人来收就养着,价格大约是肉猪的一半。收购淘汰种猪的人和收购肉猪的老板是两拨人,互相井水不犯河水。他曾听收购者谈起,这些猪都是卖到厂里做肉松、肉丸、灌肠或者熏腊肉。“谁都想降低成本,反正加工过了也吃不出来。”蒋先生说,很多肉类加工厂不会买贵的猪肉来加工,这也算是潜规则了。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