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三伏天连现雨雾怪不怪 详解南宁连续2天雨雾成因

三伏天连现雨雾到底怪不怪

专家详解南宁连续2天的雨雾成因

7月26日下午,记者在青秀山和五象岭两座位于南宁市的绿色山林上见到,清凉的雨水淋在树林之后,山林中随风腾起的雾气和飘来的云朵缓慢爬升、飘远,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清凉景象。记者 周军 摄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胡玲玲 通讯员 梁岱云 实习生 潘楠 杨子晗

7月26日,南宁市空气中相对湿度平均在90%以上,由于水汽集结,市区就出现了能见度不足600米的雾。27日清晨,也出现轻雾,不过,除了青秀山、凤岭等较高山头上雾气比较明显外,市区能见度已经在8000米-10000米。南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莉说,相对于秋冬春三季,夏季见到雾的几率是很小的,为啥这几天会出现雾呢?到底有没有异常?欲知详情,请看专家分析。

核心提示

湿度变大,平流雾生

受热带季风辐合带影响,26日、27日连着两天南宁市都以阴雨天气为主,本来火辣的太阳躲了起来基本没见浮头。也正是因为雨下得欢畅,使得空气中水汽不断积累,湿度变得很大。26日,南宁市空气中相对湿度都非常大,平均在90%以上;27日的空气湿度截止到上午11时,更是一直保持在96%以上。

26日,邕城出现了能见度不足600米的雾,27日的雾气虽然没有那么明显,算是轻雾,但在青秀山等较高的山头,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致,“云底的高度特别低,云和雾不是分得太清,远远看去,别有一番味道。”黄莉说。

由于空气中水汽重,这就为形成雾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低层空气的水汽含量较多时,赶上夜间温度骤降,水汽就会凝结成雾。

“这是平流雾,由于偏南暖湿气流输送了充足的水汽,碰到较冷的地面,下层空气也变冷,水汽就凝结成雾。”这些暖湿气流与大陆的干冷空气相遇,自然就阴雨绵绵了。黄莉告诉大家,不同于我国北方秋冬季节常见的是辐射雾、春夏季节则多为平流雾,南宁地处亚热带,离海还挺近,所以,无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雾,基本上都是平流雾,辐射雾虽有但比较少。

夏季少见,但不异常

“其实南宁夏季出现雾还是很少见的。”黄莉认为,这与近期偏南暖湿气流及热带辐合带发展较强不无关系,“这两天的雾可以说是阴雨天气维持的征兆。”

不过,黄莉也说了,虽然夏季出现雾天少见,但并不是没有,所以只要不是连续多日出现浓雾,都不算异常和特殊。

民间有谚语,“黄梅有雾,摇船不问路”,这是说春夏之交的雾是雨的先兆,故民间又有“夏雾雨”的说法;而“雾大不见人,大胆洗衣裳”,这是说冬雾兆晴,秋雾也如此。

黄莉解释说,虽然这些民谚都能用气象科学的知识进行解读,但是雾与未来天气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还有许多复杂的内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