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老人志愿者不是城管“临时工”

一顶草帽,一件白T恤,一个红袖章,一瓶水,一行醒目的“城市管理志愿者”标志。7月26日,湖南省岳阳县街头出现了一批面带笑容的老人,他们冒着滚滚热浪穿行在岳阳县城的几条主要街道中。他们就是岳阳县城管大队聘请的27位老人,协助参与重点街道城管执法。(据《潇湘晨报》7月28日报道)

相对之前五花八门的“柔性执法”,老人志愿者的身份和协助执法的方式,无疑更具感情色彩,效果也立竿见影。面对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老人,面对语重心长、动情晓理的劝说,小贩们没有理由与之发生暴力冲突。

虽然效果不错,但我们必须明白,聘老人参与城管执法的致命不足,在于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城管和小贩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是暂时的“堵”,而不是长久的“疏”。

近些年,城管执法之所以深陷“互殴”的怪圈,就在于底层小贩基本的生存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追求光鲜的城市容不下小贩的摊位,矛盾难以调和,最终上演了暴力悲剧。老人的劝说固然能使小贩暂时退让,但小贩的生活困境依然难以摆脱。指望老人帮助小贩解决生存需求是不切实际的。如此,矛盾冲突依旧在,只是暂时压住了而已。

老人志愿者不是城管的“临时工”,城管部门不能把矛盾冲突推给善良的老人。城管执法要想走出困局,长远之计在于城管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给小贩一条生存出路,从源头上化解城管和商贩间的矛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