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邕城再显身手
孩子们心中潜藏的创新热情和火花让蒙科祺意想不到,他们活跃的思维,也让科技课变得有趣和更有吸引力。在玉林,他指导和率领学生完成了一个个的小发明和科研项目,也夺得了一个个大奖,其中包括2008年10月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银牌奖(2项)。业绩的突出让蒙科祺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享受省部级劳动模
范待遇,2009年7月还被自治区人事厅、教育厅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并记个人二等功。
2010年,在南宁市科协领导的推荐下,他被南宁市31中校长李翔看中,从玉林市育才中学调进该校。同样干过科技辅导员的李校长,将2000年才新建的学校办学定位放在科技创新教育上,他的许多教学理念与蒙科祺不谋而合。
学校制定了科技创新教育5年规划,并率先开设科技创新课,校长给了蒙科祺发挥作用的最大空间和舞台。他在学校里大显身手,组织学生开展发明创造和课题研究。
在31中,有一个宽达80平米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里。里面的小车床、钳子、钻子等各种制作小发明使用的简单设备,价值3万多元,科技创新课成为学校的主修课。蒙科祺和李校长一起编写了校本教材“点燃发明创造之火——青少年发明创造简明教程”,共同探讨如何帮助那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弟搞科学创新活动。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2011年10月,该校学生发明的“自行车链条防脱落装置”荣获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和最高专项奖——宝钢发明奖各1项,为广西首次获得的最高奖;2012年11月,“安全可坐楼梯拐杖”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银牌奖。
仅仅3年时间,突出的科技创新教育业绩,就为学校拿下了3块国家级的金字招牌:“全国特色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
3
甘于奉献的坚守
蒙科祺说,科技辅导员其实不是一门令人待见的职业。科技辅导员可能付出很多,耗时很长,但却是没名没利。
科技活动课不像其他的兴趣课,要对学生收取课时报酬,科技辅导员的工作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因此他们的工作不被外人所见。有时候学校不重视,甚至连科技活动室都收去做其他用途。在“两考”的指挥棒下,班主任和家长也怕活动课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很赞同学生花精力去搞那些一下看不出作用效果的小发明。于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愿于奉献,成了科技辅导员最可贵的坚持。蒙科祺说,像他这样当科技辅导员超过20年的,全区估计不超过5个人,大部分都转行了。
如今,随着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渴求意识越来越强,蒙科祺的科技创新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2013年,他被授予南宁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南宁市教坛明星,并升任学校副校长,还被聘为广西骨干科技辅导员培训班主讲教师和中国专利周广西“百名发明创造辅导员进校园”活动指导教师;应邀到各县市区培训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传授经验,经他培训的科技辅导员达5000多人。他还到各地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报告及发明创造知识讲座”和知识产权宣教活动,听课青少年学生达5.2万多人。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