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十万大山现大型猫科动物踪迹 足迹分布带达3公里

 

技术人员在查看大型猫科动物的足迹。 记者 韦继川摄

由于刚下过雨,泥地上的动物脚印十分清晰。记者 韦继川摄

    十万大山发现大型猫科动物踪迹

    足迹分布带长达3公里,距离民房最近处仅100米左右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韦继川 通讯员 梁富盈 文/图

    “高保屯发现疑似豹子的踪迹!”几天来,这样一条消息在上思县传开。为探个究竟,记者4月16日赶往十万大山。

    1 两条狗蹊跷失踪

    “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呢。”上思县叫安乡提高村高保屯74岁的黄翠杰老人,见到记者时仍心有余悸。

    4月12日上午,黄翠杰像往常一样准备上山割松脂。9时许,他带着两条狗上了山。“到了12时左右,两条狗忽然缩退到我周围,好像惧怕什么东西一样。”老人曾是猎手,对动物比较敏感。13时左右,黄翠杰忽然听到一条狗惊叫了几声,以为是它们在争斗,并没有去理会。

    “走了!”下山时,他大声呼喊两条狗,但没有得到回应。“我以为两条狗刚刚打斗,自个跑回家了,可回到家也没见到它们。”黄翠杰感到十分蹊跷。到了傍晚,村里就有人在山谷里发现了大型猫科动物的足迹,于是赶紧向乡、县里报告。

    第二天、第三天……都5天过去了,两条狗依然“失联”。“看样子被大猫给叼了。”想起来,黄翠杰心里还有些不痛快。

    地处十万大山腹地的上思,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县政府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上世纪40年代,高保屯群众曾捕获一只豹子,也发生过村民被豹子重伤致死的事件。“上世纪50年代,豹子经常跑进屯里来吃猪狗,还袭击耕牛。豹子的足迹还‘印’到了村民的房前,害得大家天黑后就把大门拴紧,不敢出门。”今年65岁的村民黄汉杰说。

    《上思县志》验证了村民的话。据记载,1956年该县群众曾捕获老虎两只;1960年再次猎获一只老虎,重250多公斤。由于当时捕猎活动频繁,虎踪豹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多年后,也就是1984年,该县南屏瑶族乡又猎获一只豹子。直至眼下,虎豹又从“传说中”回到现实。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