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舶来品”的昨日芳华
与现代女性喜爱国际名牌相似,古代中国也喜欢“舶来品”珠宝。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起,我国与南洋诸国的海上交通贸易相当发达,合浦当时是我国同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的主要海港。中国的大量船只、使者和船员,从合浦“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黄金杂缯而往”。其中的“明珠”、“璧流离”,指的就是各类宝石。
绿柱石就是深受青睐的“舶来品”之一——古代中国盛行“玉文化”,古人喜欢用玉石作为装饰品、陪葬品。相比之下,宝石在古代印度和东南亚较为流行。根据考证,海蓝宝石、石榴石在印度南部被广泛使用,斯里兰卡盛行石榴石、紫水晶,而水滴形和椭圆形的紫水晶是西方拜占庭时期的流行珠宝。
这些五彩缤纷、明亮耀眼的宝石,在合浦汉墓葬群中大量发现,可见在汉朝,各种宝石在民间非常流行,贸易量巨大——它们也是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站的有力证据。廉世明介绍说,到三国两晋时,随着合浦港的日益式微,宝石贸易也渐渐停止。合浦曾发掘过一批三国两晋、宋代、明清墓葬,均未再发现类似的珠宝。
合浦-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地中海,这条闻名于世的海上世绸之路,已在2200多年的岁月中悠悠而逝。从数千公里外的欧亚大陆辗转而来的绿柱石,仍然躺在展柜中,默默讲述着当年的辉煌。
名词
绿柱石
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矿物,主要矿产在欧洲的奥地利、德国、爱尔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亚洲的乌拉尔山和中国的西北。有几个变种颜色,淡蓝色的叫海蓝宝石,深绿色的叫祖母绿,金黄色的叫金绿宝石,粉红色的叫铯绿柱石。其中以祖母绿最为名贵,海蓝宝石次之。
海蓝宝石≠蓝宝石
海蓝宝石和蓝宝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宝石类别。海蓝宝石是绿柱石的一种,硬度约7.5;蓝宝石则是一种颜色饱和度、透明度较好的宝石级刚玉,硬度约9。在市场价值上,蓝宝石较海蓝宝石名贵。
(龚文颖整理)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