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合浦汉代墓葬群文物被误认 考古学家文物专家错了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在介绍馆藏的绿柱石饰品。

这串珠饰中的两颗浅蓝色晶体,被重新认定为海蓝宝石。

这串珠饰中的4颗海蓝宝石,曾被长期误认为是浅蓝色水晶。

20多年前,合浦县汉代墓葬群出土的一批饰品,直到最近才被验明正身

考古学家和文物专家都错了

“水晶串珠”是最古老绿柱石

●这一发现将我国出土绿柱石的年代往前推了约1600年

●它们也是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站的有力证据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龚文颖/文 见习记者 陈羽/图

    上世纪90年代,合浦县汉代墓葬群出土了一批饰品。由于鉴定技术限制,当时这批饰品被鉴定为“水晶”。20多年后,来自中科院的两台高科技仪器为它们“验明正身”,重新鉴定为绿柱石。这些珍宝是我国目前最古老的绿柱石饰品,也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盛况提供了新的佐证。

    1

    当了20多年“水晶”

    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6串晶莹剔透的彩色珠子静静躺在展柜中。珠子呈水滴形、立柱形等,风格迥异于中国的传统珠宝。虽然距今已有2200多年,其切割工艺、配色等比起当今时尚珠宝仍毫不逊色。

    这些珠饰旁,曾经长年放置着如下说明牌:“三色水晶串珠”、“各色水晶串珠”、“浅蓝色水晶串珠”。它们出土于合浦县一些东汉或西汉时期的墓葬,墓主人非富即贵。例如,一串“三色水晶串珠”的原主人是东汉早期的徐闻(今属广东湛江)县令、合浦人陈褒。

    “三色水晶串珠”于1990年在合浦黄泥岗汉墓出土,串珠上有4颗漂亮的浅蓝色晶体,琢成圆柱形,最小的一颗也有花生米大。“当时的文物与考古学家都认为这种浅蓝色相当少见”,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说,这几粒晶体最后被鉴定为“罕见的浅蓝色水晶”。

    “水晶串珠”的名头挂了多年,也曾受到怀疑。2002年,南宁举行“中国南方古代玻璃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到博物馆查看了这些串珠,觉得它们与水晶、透明度较好的钾硅酸盐玻璃珠饰相比,在形状、透明度和色调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

    想“验明正身”,又很为难——彼时,便携式无损检测仪器还比较缺乏,将这些珠宝长途运到外省检测,有一定风险;取样分析,则会对珍贵文物造成破坏。

    这块心病,一搁又是10多年。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