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 筑牢思想之基
“四风”问题的背后,是认识出了问题,观念产生了偏差。各活动单位把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活动始终,从强化群众观点、增强群众感情入手,拧紧螺丝、上紧发条,解决好“总开关”问题。
2013年6月28-2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带头到革命老区东兰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全区第二批活动单位开展红色教育5600多场次。百色市把百色起义精神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指引和生动教材,13273名党员干部到百色起义纪念馆接受教育,对照先烈先辈查找差距、明确方向。
补精神之“钙”。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带头集中学习了7天,原原本本、学深学透中央规定内容和文件,特别是重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全区举办了6期专题研讨班,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课,集中培训全区厅级以上干部和县(市、区)党政正职1850名。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普遍集中学习5天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我区远学焦裕禄,近学身边典型。自治区先后举办了广西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天来先进事迹情景报告会,宣传了“桥兄弟”、杜丽群、苏文锋等全区典型。设立“最美基层干部”“传递正能量——来自身边的榜样”“我认识的共产党员”等系列平台,集中展现了一批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务实为民、可学可比可信的优秀共产党员群像,兴起了一股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自治区党委专门召开了全区厅级以上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各活动单位利用反面教材,揽镜自照。贺州市以去年贺江水污染事件,贵港市选取近年来本地职务犯罪案例,以案说法,警钟长鸣。
党员全员参学,一个都不能少。各活动单位因地制宜,巧妙搭建学习平台。“书记带头上党课”“富民夜校”“直播课堂”有声有色。北海市党员干部开展“三问三思”专题讨论;大新县利用QQ群、微信、短信,打造网上学习空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红雁引飞”为载体,有效破解村屯(社区)党员参学难;鹿寨县以“红色引擎”为抓手,抓实非公企业党员学习;象州县健全完善党员管理台账,清除“盲区”、补齐“短板”,确保不漏一个党组织、一个党员。
基层党员不出村屯就能接受学习培训,流动党员可以随时自主选学。临桂县五通镇的基层党员深有感触:“以前上党课,讲远的事情多,讲身边的事情少。这次直接听县委书记讲课,感觉离我们很近、很解渴。”
加强督促检查,自我施压,学习由“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桂林市秀峰区采取学、讲、考、看“四步学习法”,以学习质量评估倒逼任务落实;玉林市全面推行述学制度,促使党员干部静心学、用心悟,极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