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舆情用“好”新媒体
创建起来的各种新媒体平台能不能吸引青年学生关注,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议程设置”是否能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学生口味,做到在精神实质上引导学生,在形式上符合学生特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西大学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发声,引领舆情,用“好”新媒体。学校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创作微电影、微评论、微海报等形式多样的微作品。学生自主策划、拍摄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旗下的橄榄绿》、《侠》等一批微电影,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立即引来了大学生们的热烈关注、点赞和转发。
广西大学注重推介更多的优秀学生典型,引导大学生们见贤思齐。在广西大学团学小微微信公众号上每周定期推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这样的无声宣传,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取得了最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每周定期在校园手机报“西大掌讯”上发布学校的建设进展、教学成果、典型人物事迹等。
整合资源用“亮”新媒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意在取得实效。广西大学积极整合网上、网下的各种资源,用“亮”新媒体,引导大学生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网上落到实处。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启动之后,广西大学启动了“文明蒲公英”行动,利用微博发布信息,招募志愿者,集结志愿者,组织清洁活动。1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不需要集中开会,只通过微博组织集结,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13次专项清洁活动。
2014年寒假,广西大学与新浪微博共同发起“寒假返家爱心车”活动,通过校学生会微博发布活动消息,希望获得爱心车票的困难同学只要对该微博消息进行3次转发,就可以乘爱心车回家。微博活动发起两天之后,300多张爱心车票就全部发完,帮助困难同学们平安地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校学生会的同学们在学生会微博上开设#有忙大家帮#专题,有困难的同学进入学生会微博表达诉求,很快就能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回复和实际帮助。目前共有200多名同学得到了帮助,参与求助信息转发和关注的同学达到3000余人次。
为了支持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广西富川县开展支教工作,广西大学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总会、微博协会等团体的微博、微信纷纷对支教团的工作进行跟踪报道,上传支教团成员的支教日记,协助支教团在大学校园里开展爱心物资募捐活动,让新媒体受众对支教团的工作有了全面了解,更激发了同学们亲身投入支教工作的愿望。2014年,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招募的时候,报名参与的同学超过400名。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