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 > 广西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综述:聚精神力量树八桂新风 (3)

2015年04月16日 06:31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许丹婷 编辑:刘晓彤

  相关新闻:

文明城市走笔 开栏语

文明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广西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八桂大地上不断涌现出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一批文明成果。从天蓝水清到邻里和谐,从见义勇为到拾金不昧,从志愿服务到爱岗敬业,从扶老携幼到家庭孝慈和睦……崇德向善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积聚并传递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近日,本报记者跟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组织的媒体采访团,深入全区各地对文明成果和经验进行深入采访。即日起,本报开辟“八桂文明巡礼”专版,并推出“文明城市走笔”“文明村镇观察”“文明单位掠影”等系列报道,带你一起感受八桂大地上吹来的文明新风。

 

街道边停放着整齐有序的电动车辆。

  城绿路净花常开,车能停让人能帮

  许多外来居民都为生活在这里感到自豪

  看,新南宁人眼中的新南宁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黄婧/文 徐天保/图

    核心提示

    近日,南宁市摘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这个好消息让全体市民自豪。从6年前的首次获奖到如今的“三连冠”,文明城市创建已经悄然改变了南宁的许多细节,甚至重塑了这座城市的内在基因。城市文明的体现,市民感受最为直接。如果说老南宁人的感受是潜移默化,那么对于许多新南宁人来说,这种变化更明显更深刻。本报记者选取了3位来自不同城市的新南宁人,听他们讲述在南宁的幸福生活。

    碧水蓝天够包容

    让他恋上南宁

    人物:章天明 退休工人

    当了几十年的火车乘务员,走南闯北,不知道在多少个城市,留下多少个脚印,在颐养天年的时候,他选择了驻足南宁。章天明,一位退休的火车乘务员,2011年从家乡抚州来到南宁定居。

    “我爱上南宁,是缘于女儿。”章天明说。章天明的女儿曾在广西大学读书,新生入学那会儿,章天明亲自从家乡护送女儿过来,他舍不得女儿只身一人在外求学,也想看看女儿求学的城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乘车到达南宁后,在去往学校的出租车上,章天明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人和物。“南宁树很多,绿化做得不错,我挺喜欢。”章天明说,他坐着火车去过很多城市,让他觉得比较漂亮干净的,除了厦门,就是南宁。

    除了干净整洁的市容,章天明还很喜欢南宁人的热情。当时他带女儿想慕名逛逛南宁中山路,不料却在市中心迷了路。一位看管电动车的阿姨帮助了他,不仅告诉他位置,还把往返能乘坐的公交线路也一一列出来,这让章天明备受感动。“看得出来,这个城市很包容,南宁人不排外,女儿在这里读书生活我很放心。”

    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南宁工作,章天明退休后也毅然决定到南宁来,跟随女儿一起生活。定居南宁成为一位新南宁人,章天明对南宁越来越熟悉,也见证着南宁这几年的大变化。章天明随即举了几个例子:以前住长堽路,路不好走,路灯昏暗,现在这条路弄好了,道路宽敞了,周边楼盘也越来越多;刚到南宁生活那会儿,想呼吸清新空气都要往公园跑,如今城市大搞绿化彩化,马路旁的人行道都让人觉得鸟语花香。“现在南宁还将打造‘花样南宁’,相信未来城市会更美更靓!”章天明笑着说。

    幸福数据:

    南宁市主干道森林街道230公里,全市公路绿化率84.2%,铁路绿化率98.48%。每年种植100万株以上树木。

    市区拥有各类公园2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7平方米(不含暂住人口)。

    南宁市即将启动“花样南宁”建设,计划新增观花乔灌木约280万株。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