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宁市建成12个综合示范村纪实:羊年喜看"领头羊"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文彩云 杨 波 李启瑞 梁锡训 甘 毅

    编者按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我们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16个月前,李克强总理到南宁市贫困村良庆区那马镇坛板坡视察时指示:“使民生改善,让人民满意。”随后,在自治区党委“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宏大背景下,包含坛板坡在内,南宁市在12个县区各选1个自然村,打造12个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综合示范村。5个月前,李克强总理给坛板坡村民寄语:“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带动周边乡村一起加快发展。”近期,本报采访组走进南宁市乡村,全面采访,领略了12只“领头羊”的风采。

    羊年南宁的乡村故事从这里展开——

    共计投入9.34亿元,实施项目359个,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4.69%;

    新增流转土地超万亩,20家农业企业入驻,连片产业化经营面积达5.17万亩;

    ……

    南宁市12个综合示范村,历时16个月后全部建成。

    12只“领头羊”,在羊年之初悄然长成,并发挥了带动作用。今年,自治区政府公布12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南宁市隆安县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南宁市良庆区坛板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榜上有名。

    近日,记者分头走访,近距离感受,探寻12个示范村如何破解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深化改革、民主管理等难题,并形成各自独具特色又可学可复制的经验。

    良庆区坛板坡:

    家门口就能创业

    农民黄司强:“家门口就业,哪个还出去打工?”

    3月7日,元宵刚过,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坛板坡村民黄司强来到村口的百圣美川农业园上班,他担任大棚管理员,月薪近3000元。

    “家门口就业,工资不低,能照顾家人,哪个还出远门打工?”黄司强感慨,往年此时,总是挥泪别子,前往广州。

    除大棚管理员,黄司强还担任导游,为前来采摘和垂钓的游客服务。

    3月14日,周末。几十名游客慕名而来,黄司强带游客摘完草莓后,领他们游览村庄。

    村里的柏油路宽敞平坦,一头通往市区,一头与村里的现代农业基地无缝对接。

    漫步这条柏油路,有机蔬菜大棚、铁皮石斛种植园等映入眼帘……回顾身后,215栋青瓦白墙的壮家小楼,在春日阳光中伫立。

    “这样的农村好,这趟春游值!”游客曾女士点赞。

    如今,村里水通路通,4家公司进驻,村民既领土地租金,又在家门口打工赚钱。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