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抗战期间武宣县修竹村村民以少胜多 击毙日军18人

4

以少胜多

毙敌18人

据介绍,当年全村亲历战斗的共14人,其中有3名女子,实际参与作战的只有11名青壮年男子,他们各持一支长枪,郭立南等3人则各持一支短枪,共14支枪。11人中,除了郭海扬受过军事训练,其余郭家户主及雇工都是经商、务农为主,虽有枪护身,但使用不多。郭立南平素用火粉砂枪打鸟,枪法准,有“打鸟王”之称。

日军走后当天(农历十月十四),郭启生与一些村民回到村里,只见大门被烧,村中起火,其中刚收割的稻谷堆和禾草房全被烧毁。恨敌入骨的村民挖出日军走前埋好的敌尸清点,共有18具,其中有一个小队长和一个军槽(相当于排长和班长)。

中共武宣县委党史办编著的《中共武宣县委地下斗争史》一书,以一篇题为“修竹村迎击日侵略军”的短文描述当时的战斗,认为修竹村实际参战11人,日军却动用了一个中队,战斗结果为村民牺牲3人,却毙敌18人,以少胜多,“为国为民立了功”。

5

纪念先辈

激励后人

10多年前,郭启生根据回忆手绘了1949年以前的郭家大院全景图,后来又手写了数万字的回忆录《修竹抗日史》。时至今日,村中老一辈对当日一战都津津乐道,过年聚会、清明祭拜等,只要逮着机会,他们就像摆古一样给晚辈们讲述这段光荣历史,向年轻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和学习。

修竹村郭家后代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郭滨扬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自己的4个儿女也都是大学生或研究生。郭竞扬在飞鹅路逸夫小学当了41年校长兼书记,因为创办少年军校,进行国防教育,在保证教学质量上乘同时,带学生参观旧飞机场和营房、学习射击等,是柳州市唯一一位获评国防教育模范的小学校长。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修竹村到处张贴抗日爱国宣传标语,村口也贴有郭家大院全景图及修竹抗日事迹简介,提醒村民及后代不要忘记历史。郭竞扬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面对国土沦陷,家园不保,不管是地主乡绅还是贫苦农民,都能勇敢地挺身而出抗日救亡,修竹村一战就是广西各阶层不分彼此团结抗日的一个缩影。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