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凌云县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综述

广西新闻网凌云7月29日讯(通讯员 吴和权)自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来,凌云县坚持 “党建引领、四轮齐驱、以点带面、整县推进”的扶贫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点面统筹,以超常规举措全力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教育扶贫、党的建设”四大工程,全力构建了产业发展、生态乡村、教育扶智、社会帮扶、党建引领 “五位一体” 的扶贫新模式,并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全县34个贫困村扶贫开发。四年来,实现减少贫困人口5.3万,2014年34个贫困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同比增长19.2%,增幅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

村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该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到点的要求,抓好水、电、路、通讯和特色产业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屯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四年来,共完成项目建设286个,完成总投资12.5亿元。改造农村危房9037户、新建家庭水柜2026座18.2万立方米,解决农村5.9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建成安置新村11个,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居住分散的977贫困户4198人实行易地搬迁安置;新建及硬化通村水泥路161条592.5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 %,村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实现“十二五”期间提前两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目标,贫困村发展条件得到切实改善,夯实群众脱贫致富基础。

产业造血功能明显增强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重要途径。几年来,该县通过调结构、扩规模、建基地、树品牌,大力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不断做大做强“221”(茶叶、油茶、桑叶、烟叶、林上林下经济)特色产业,扎实推进茶叶、桑蚕、油茶3个10万亩和巨菌草、中草药2个万亩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创新推行“政府挂牌、两委竞标,支部承诺,县委奖励”的产业发展机制,县里拿出桑蚕、牛心李、中草药、油茶等产业项目给全县105个村参与竞标,落实种养项目到村到屯到户,把以往平摊式产业扶贫资金转变为竞争式扶贫,通过中标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基地的建立,逐步形成了以屯带村、以村带乡、以规模示范基地带动面上发展的格局。四年来,共实现创建有机茶面积1.5万亩,新种桑园3.5万亩、油茶2万亩、中草药2.3万亩,共培育产业发展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全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