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以沼气为纽带推动乡村生态治理

以沼气为纽带推动乡村生态治理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程 权

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中,恭城瑶族自治县以沼气为纽带,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治理、发展特色经济、探索村屯建设新模式,实现垃圾处理“全覆盖”,走出一条生态化、低成本、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路子。

依托沼气广覆盖,污水和垃圾源头分类,实现减量生态化。恭城县发挥沼气入户率达89%的优势,引导村民对家庭日常垃圾、污水实行分类减量处理,大大减少农村垃圾存量和污水直接排放。

秉持生态理念,多样处理推动垃圾资源化。因村因地施策,采取“村收村运村处理”“村收镇运镇处理”“村收镇运县处理”三种模式,通过沼气池发酵、垃圾制肥、炭化热解、卫生填埋等工艺,实现垃圾处理全覆盖。

实行沼气“全托管”,鼓励企业参与“消化”垃圾。公司、农户和规模养殖场签订协议,农户将沼气进出料和日常维护工作委托给公司,由公司集中向各沼气池供料,并向用气户供沼气。

试点村庄改造乡土化,留住“美丽乡愁”。启动以“一改六带动两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乡土化改造,保留和传承村落原有的“人字坡屋面、屋顶凤扳爪、砖挑檐门头、扇形屋檐口、方门圆窗顶、红墙白线条”建筑风格,传统工艺得到活态传承,彰显地方乡村特色。

(发言摘登内容由《光明日报》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